丹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拿钞票生火糊墙,德国最典型通货膨胀,这给 [复制链接]

1#

前言

通货膨胀就是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求远大于供)。典型通货膨胀的案例要数一战后的德国了,当时在德国钱不如纸,民众拿钞票生火糊墙扎风筝。

德国通货膨胀的爆发,一张纸币升值万倍!

一战远远没有二战的名声响,不过这两场大战最后都是以德国失败结尾,可是一战当中,德*的强大实力让各国不得不重视,当时的德国在经济上也仅仅落后于美国,在战斗中德*几乎已经打赢了所有战役,可是最后却是败得一败涂地,甚至把自己的本钱都输掉了。

很多德国人对此非常不满,尤其是《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德国必须大量的战争赔款,尤其是在法国的强烈要求下,德国赔偿各国的经济榨干了德国的收入,仅仅在年到年,德国就赔偿了各国50亿金马克。

德国大量的经济已经投入了战争之中,由于各国的压榨,德国的经济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通货膨胀,而且是特别严重的种,年,德国的一斤土豆就需要亿,一磅奶油需要2.8万亿,一个面包就要亿。

这场危机来得太快,不仅是市民没有想到,德国也没有想到,想要生产大面值的纸币已经晚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德国只能在那些0马克的钱上盖上印章,代表着这张纸币直接变成了10亿,也就是说一张钱币直接升值为万倍。

用钞票生火糊墙,钱不如纸!

当时的通货膨胀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可能简单的数字大家不大好理解,我们说一个简单的对比吧,如果一个人在年初拥有着3亿马克还能算个有钱人,那么两年之后他甚至都买不到一块口香糖。

如果将德国通货膨胀的数据画成书本大小的柱状图,那么年的数据其柱状长度将达到万英里。

在当时的德国薪水都必须当天结算,因为如果到月底结算的话,也许能买面包的钱,可能买面包渣都不够了。即便是当天结算,一拿到钱,大家也必须全力以赴的冲刺跑向市场或杂货店,要是稍微慢一点,也许手中的钱就不够买生活必需品了。

主妇们在家那钞票来进行生火,因为马克的价值远远比市场上的木材便宜太多了。而孩子们也十分豪气地拿着成捆的钱当积木或者用钱来做风筝。在当时的德国可以说什么的缺,每家每户最不缺的就是钱,家里连糊墙都是大额的钞票。

普通老百姓在面对通货膨胀时应该怎么做?

第一招:舍形取神,名亡实存。

货币战争下的通货膨胀,个人的直观感受是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货币符号之形虽在,而购买力之神实伤。我们阻挡不了货币贬值,但可以通过“乘马”,即一定的计算筹划,舍货币之形,取货币之神。尽可能多地保住,甚至增加货币的购买力,你可以卖掉“大豆”,但你最好用卖“大豆”的钱买回所需要的“大米”,只要不留着钱,就能间接地保住“大豆”。保住了“大豆”就是保住了财富,也就间接地喝着恒价的“咖啡”,吃着恒价的“肉”了。

第二招:借机还神,相生相克。

在通胀之前,稳妥做法是抛出货币,换取较为稳定的*金、白银等便于变现的贵金属,此为“货币之形—货币之神”,*金白银是天然货币,是人类依赖的诚实的货币。激进的作法是将本币换成强势通用货币(如美元),此为“本币—通币”。

总结

货币战争下,每个人都势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或倾家破财,或惊心动魄,亦或绝处逢生,或皆大欢喜。无论如何,都要调整好心情,做到得失不惊;树立底线思维,留足必须开支,过好日子,保持充足的财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