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评论丨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限彭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5月27日,人民币在岸汇率最低达到7.。此后人民币汇率节节走高,11月18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报6.元,离岸人民币盘中则一度升破6.54。1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了67个基点,但是仍然维持为6.,可以说人民币汇率正式进入了6.5时代。目前许多出口企业强烈感受到人民币汇率迅速走高的压力。笔者以为,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有限,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首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带来的负面作用,可以通过结算币种的调整加以抑制。人民币升值之后,如果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则国内出口商的利润不会受汇率影响,但是国外进口商的成本会提高。这时候会抑制国外采购。如果交易采用进口国货币,则国外进口商的成本不会受汇率变动影响,但是国内出口商的利润会减少。一般情况下,出口商利润不会超过10%,甚至只有5%-6%的水平。所以,人民币汇率只要上升5%-6%,出口商就可能陷于亏损。但是,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通常出口商可以倒逼自己的上游,通过提升国内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将汇率上升所带来的成本提升由整条供应链共同分摊,从而保障出口。而且人民币汇率升值也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另外,进出口双方还可以约定以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外币加以结算,从而共同分摊人民币升值的风险。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9月份欧元自年以来首超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活跃货币;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有所下降,占比由8月的1.97%降至1.66%,这是今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出口双方对于美元贬值及人民币过快升值风险的趋避。其次,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有限。此轮人民币汇率升值属于出口带动。4月份以来,中国对外出口持续保持较高增长。这是因为3月份之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生产较快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国外多个地区则面临疫情挑战,正常生产尚未完全恢复,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为保障必要的物资供应,不得不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这种进口具有较强的刚性,不可能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进口成本有所提高而大幅减少,因而影响力度有限。下一步,中国可以加快科研开发及国内产业链的升级增效,不断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第三,人民币汇率此轮升值周期不会长期持续。当前国际上疫苗开发进展较快,辉瑞(Pfizer)和默德纳公司(Moderna)皆宣称其疫苗有效率达到90%以上。美国宣布将在明年4月份之前完成全部国民的疫苗注射。随着疫苗的加紧生产和疫情得到控制,各国生产逐渐恢复,国际金融市场步入常态,人民币此轮升值周期也将结束,大概率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当然,我们还必须要意识到,中国正在逐渐跨越有意识追求贸易盈余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个大国,不适用国际贸易的“小国模式”,单纯扩大出口及出口盈余的发展空间有限,而且必将遭到一定反弹。出口导向为主的贸易模式正在逐渐让位于进出口并重,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进口驱动的作用将逐渐超越出口驱动。作为国内的出口商而言,当然希望出口越多越好,增长越快越好。但就中国的长远发展而言,贸易平衡更加符合中国的整体利益。当前,人民币进入长期升值周期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人民币合理升值有利于鼓励进口,并且通过进口带动出口,长远来看对扩大出口、推动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