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疗健康中药智能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张丽丽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中心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原以为可以攻克的疾病仍然存在,以西医为代表的还原论在癌症、糖尿病等复杂疾病面前疗效不佳,中医的系统整体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多靶点控制的疾病中更有优势。而中药是中医起作用的重要手段,加之屠呦呦教授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更使中药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但中药产业目前还面临着资源高度分散、质量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实现连续自动、需求个体差异明显等产业难题,因此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必然需要与现代新兴技术结合。

中药智能产业是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各种高新技术与中药产业融合的新兴产业,是让中药具备智能系统,包括依靠物联网技术建立中药质量追溯体系;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中药健康产品的设计;依靠智能制造技术制造“人、机、物”互联的智能化调节设备,形成以市场需求和个性化用药为导向的柔性化生产模式,从而构建中药智能化生产系统。目前进行的探索包括智慧中药房,智能煎药系统,中药生产智能工厂,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等。

一、中药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一)中药质量追溯

中药材质量可追溯体系的概念最早在年11月在第3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提出。年10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将中药材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年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开展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中药材从种植到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追根溯源;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校企合作,共同创建了基于智能终端的中药饮片质量追溯方法,虽然很多单位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尚未形成最终统一的技术及信息平台。其原因在于以下3个方面。1)中药材追溯的成本较高,严重降低了构建该体系的积极性;2)中药材数量巨大,多由农户分散生产,供给链的复杂性导致追溯难度增大;3)缺乏一个开放且统一的标准编码系统、网络连接模式和溯源平台等。由于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追溯系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部分研究人员采取将其分解的措施,转向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中药真伪鉴别、硫熏鉴别等问题,期望为中药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积累大量准确、便利、可用的数据。这是因为进行人工智能中药鉴别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一般为光谱成像技术加机器学习技术,前者是数据采集系统,可用于中药表面和内部检测,而后者主要是依赖机器学习算法的分析处理系统对所得图谱进行解析,从而实现中药真伪、硫熏鉴别工作。比如FengJ等通过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了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无损识别模型,且准确率可达到%,若这种模型得到推广应用,那么为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追溯系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此外ZhangH等通过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对硫磺熏制和非硫磺熏制的白芍进行识别,正确率可达98.3%。建立中药质量追溯体系的关键在于物联网技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的成熟,随着人们对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的深入探索及新的成果的不断出现,作者深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使任何中药饮片都能“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二)中药设计中药作为中医治病的有效手段,是经过几千年的临床检验的,它的独特之处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七情配伍,对中药设计的现代研究发现,以方剂药性特征为依据,以临床证明有效的中药方剂为模板,用与原方不同的药物配伍出新的方剂,可最大程度的保持原方的药效和配伍特点。马莉、王耘等提出一种基于药性组合模式设计中药食疗的方法,并以治疗肺胃燥热型糖尿病经典方剂白虎人参汤为例成功设计出食疗配方十八则,从中医学及营养学角度分析均具备一定的合理性。目前的主要实现方法是运用二分法及贪婪算法,Apriori改进算法等,以精简组方替代濒危药物和禁用药物等。以上是从药性的角度进行中药设计,除此之外,组分配伍也被认为是中药用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有学者研究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治疗相关疾病的最佳药物配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比如谢丽华、廖君等针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高频用药,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计算方法,从组分层面解析中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配伍规律,发现了芍药苷-阿魏酸、*芪甲苷-藁本内酯-阿魏酸等新的组分配伍形式,可为中药的药效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组分配伍研发提供依据。陈超等基于正交设计建立复方药效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筛选出脑得生抗血栓有效部位,经试验验证后确定多个配伍组的药效优于原方,这项工作为经典名方的进一步研究和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模型进行筛选,这无疑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同时也提高了研发的成功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将会在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彼时阐明方剂配伍规律的本质,中药方剂通过重新组方,即可设计出原料资源丰富、质量优良均一、服用安全有效的方剂。(三)中药智能制造中药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中药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和《“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等*策的出台为中药智能制造打开了一扇大门;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的成熟,使中药的智能化生产成为可能;从人员的角度来看,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积极探索研究,加速了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从市场的角度看,生产规模化和需求个性化的矛盾逐渐凸显,而中药智能制造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早在年,郭寅龙等构建出一个能够提供贝母分类咨询的专家系统,根据收集的20种药用贝母原植物和24种药用贝母粉末显微特征的信息资料,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进行贝母鉴定。周宏仁认为智能制造的3个支点:产品、装备、过程,这一观点对中药智能制造同样适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关键。其中工业大数据,也就是数字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是中药制造系统产生智能行为的基础和原材料,而数字化关键技术着重应用于工艺质量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批次评价这3个方面,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按照上述3个方面在复方丹参滴丸生产车间构建并运行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开展了实时数据采集、过程检测与分析、数据分析与建模、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与开发等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为中药工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路径规划和系统架构的参考借鉴。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制的一种新的中药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使用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病*感染等重症患者,然而随着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频繁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很多研究表明,虽然不良反应的出现原因各异,但药物联合应用后引发的注射剂稳定性降低,对其质量带来明显的影响,从而为其安全性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对中药注射剂进行生产工艺、过程控制、批次评价的数字化,从而保证其稳定性和一致性是更加有必要,也是更加迫切的一个需求,康缘药业的热*宁注射剂中药数字化智能化提取精制生产线在这方面起了一个示范作用,康缘药业与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的深度校企合作的方式,采用先进的现代质量控制技术来强化注射液的质量管理,并搭建了与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互通集成的实时通信与数据平台,对注射液进行生产的全程控制,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的高度融合,为中药注射剂的“中国制造”提供了示范、树立了标杆。

此外,目前进行的探索包括中药智能香薰,中药智能煎煮,中药智能炒药机等不一而足,但存在一些“智能不足”的问题,比如目前的中药智能煎煮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加水量、煎煮时间等不能根据中药的种类和剂量自我决策,需要煎药人员手工操作。解决目前中药智能设备“智能不足”的关键在于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使中药智能设备具有感知情境和自决策的功能,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的成熟,中药智能制造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二、中药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随着先进信息技术与中药产业的密切结合,中药智能系统的发展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未来中药智能产业将在多方面产生具有突破性质的发展,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中药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成为推动整个中药产业链变革的重要抓手,包括中药种植与炮制、中药煎煮与制剂、中药应用与推广等方面。

(一)中药种植与炮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加强,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人对中药治疗充满了信心,这使得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医疗行业对中草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中药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契机,包括中草药种植与炮制出现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局面。然而有市场就有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在不损害药性、药效的前提下提高中药种植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以物联网技术为载体,设计智能中药种植系统,开展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是保证中药种植品质,降低产品种植成本,提升中药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应用物联网技术设计的智能中药设计系统中,可以构建一个数据库平台收录优质的种植经验,加上人性化、便捷化的查询界面,供有需要的农户在手机客户端进行相关种植信息的查询。在中药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趋势下,未来中药不再是农户分散种植,而是将同种药材的种植人员集中进行种植培训,以避免地域、气候、采收时间等因素的差异,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等物理量参数,实时了解中药材的生长需求,保证中药材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优质道地药材的产量,使中药材质量达到均一化,标准化,优质化;除了物联技术终端采集的数据可以发送到农户的手机客户端之外,农户还可以根据需求和先验知识对中药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人为设定,使物联技术终端对采集的信息不在设定范围时能够发布提示信息,这样农户就可以对种植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设施进行调整,以保证种植环境处于最佳状态;最后每批药材都采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