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6月份,我国M2暴涨113,但 [复制链接]

1#

下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最近一年来的发展趋势——逐步下滑,由2.5%到2.8%区间,降至当前的零左右;由温和性通胀,转变为在“通缩”边缘挣扎。

纳入居民家庭购物车里面的商品,在一年前需要支付元人民币,但现在仅需要支付97.5元。或者说,同样都是元人民币,当下能购买到的商品数量,要比一年前多了2.5%左右。

人民币,对内升值了

与黄金、白银这些贵金属不同,现在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本身就是一张纸罢了,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与价值。如果我们采用电子支付,利用信息技术取代“纸张”,那这个货币本身的价值趋近于零。

但这个自身价值趋近于零的“货币”却能在市场上兑换到我们需要的各种商品、服务,这表明:在自己国家内部,货币的真正价值在于“交换”,体现的是“单位货币能交换到的商品数量”。

这犹如跷跷板!一头是商品,一头是货币。在商品数量保持相对不变的时候,货币多了,那物价就上涨——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需要支付的货币越来越多,这就是通货膨胀。

请再一次理解“通货膨胀”,它由“通货、膨胀”两词组成。通货,就是货币的代名词;膨胀,就是货币看起来变得更多了。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伴随的必然是物价要上涨。

矛盾点,来了

年6月份,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提升至.3万亿,同比上涨11.3%。货币供应数量涨幅再度达到两位数,但我国的CPI涨幅却下滑至零,几近于通缩啊。

上文不是说“货币数量多了,那物价必然上涨,通胀水平上扬”吗,那为什么和CPI走势不一致呢?这种异化现象,该怎么解释呢?

西方经济学根据流动性的大与小,将货币划分为M0、M1、M2。M0是存放在市场上的货币,流通性最强,最容易转为消费、投资……

M1是在M0的基础上,再纳入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也非常容易转为消费、投资,能较为快速地出现在流通市场。

M2则是M1的基础上,再融入了各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其他存款等。

在咱们国家,很多人将自己放在银行里面的钱转为“定期存款”目的是获取利息,不是为了方便拿出来消费、投资——这些钱如果放在那里不动,并且还要将更多的钱都转为定期,那市场上真正流通的货币反而相对不足了。

今年6月份,我国M2与M1再度出现了巨大的剪刀差。其中,M2暴涨11.3%,但M1仅增长3.1%——这个增速必然远低于我国二季度的经济增速,真正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幅低于经济增幅。

那我国的CPI还能上涨吗,不出现通缩已经万幸了!由此我们得知:M2和通胀之间没有必然关系,那些说M2高企,物价必然上涨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咱们国家的居民倾向于储蓄,尤其是定期储蓄。如果M2不断高涨是由定期储蓄推动的,那这个广义货币供应量“只是看起来变得更多多而已”,背后隐藏的是真正用于流通的货币增长相对不足了。

在咱们中国,M1与物价涨跌之间的关系反而更紧密,西方宏观经济学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