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症状 https://m.39.net/pf/a_7208874.html继续涨!人民币汇率又大涨了。向前回溯,自6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3逐步升值至6.65水平,反弹幅度几近点。10月21日,人民币汇率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双双创出新高,创下年7月以来新高。至此,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实现五连升。进入6.6时代!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19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上调点,创去年4月18日以来新高。10月20日,人民币中间价继续上调80个基点,报6.。10月21日,在岸人民币最高升至6.64元,离岸人民币最高升至6.62元,均刷新本轮升值以来高位纪录。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个基点。此前,因为人民币汇率上涨太凶猛,央行不得不出手,自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此举将降低企业远期购汇成本,有利于增加购汇需求,缓和人民币升势。从当周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在岸人民币在美元指数回升的情况下有部分回落,不少企业将之视为结汇时机,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仍保持持续上涨态势。结不结汇,是个问题而外贸人经过这段时间的起起落落,已经彻底没了脾气。如果从年初开始算的话,人民币已经升值了4%。如果从5月底的低点算起来,人民币汇率在第三季度涨幅累计达到3.71%,为自年一季度以来最大季度涨幅。而且不仅仅是对美元,人民币对其他新兴货币升值幅度更大,例如对俄罗斯卢布升值31%,对墨西哥比索升值16%,对泰铢升值8%,对印度卢比升值7%;对发达货币升值幅度要相对小一些,例如对欧元相对贬值了0.8%,对日元升值0.3%,但是对美元、加元、英镑的升值幅度都在4%以上。在这几个月人民币明显走强后,出口企业结汇意愿明显下降。6至8月的即期结汇率分别为57.62%、64.17%和62.12%,远低于5月的72.7%,也低于同期的售汇率,显示出企业偏向持有更多外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在大宗商品领域,国际化商品以人民币计价时,遭到了价值减损。同时,国内出口企业由于外贸订单增加,在本轮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并未“吃亏”。中国产品需求强劲从传统角度来看,一般在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外贸型企业会受到负面冲击,进口型企业会迎来利好。分析人士表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需要向境外支付人民币的企业或机构,如境内的商品、服务采购型企业会相对受益。而对需要收取外币的企业或机构则相对不利,如以出口贸易、服务为主营的企业,以及一些驻外的中资机构则相对会比较“吃亏”。东证期货外汇高级分析师徐颖表示:“在人民币升值时,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利好进口型行业,不利于出口型企业。人民币升值表明国内企业的购买力增强,会降低进口成本。反之,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购买中国生产的商品更贵了,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因而会削弱需求,不利于国内商品出口。其背后的逻辑在于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优势变化。”然而,今年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一家财务公司金融高级业务经理表示,今年我国外贸型企业的订单和收入均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继续增长,且势头强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海外工厂及产能受疫情影响出现显著收缩,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强劲的需求。应该说,我国在疫情中率先形成良好管控的局面,造就了进口、出口双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