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近代国际经济活动中,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汇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

汇率*策的根本目的,是同其他经济*策一起,达到经济社会的增长、稳定、就业和对外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策及方法,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介绍下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汇率*策,以供今天的我们参考。

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货币,都是所谓“不可兑换的货币”。就是说,持有这些国家货币的人,不能自由地把这些货币转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金。对苏联及东欧国家来说,这样的好处是,它使得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对外贸易和金融关系能不受国际货币体系动荡的影响,国内经济可以免受外部的冲击,经济*策能平稳地执行。

特别在国际收支方面,不会因资金自由流动而经常地发生国际收支困难,从而国内货币流通量也不会因对外收支的不规则变化而受冲击。再则,在同西方的借贷关系中,苏联及东欧国家通常都是借方,由于其货币同西方货币相隔绝,因此它们经常能从西方货币的贬值中得到好处。至于苏联,它的国际储备主要是由*金构成的,它还能从国际*金价格的急剧上升中获得额外的好处。

简言之,苏联及东欧国家实行货币不可兑换性的利益在于:一方面能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能从国际货币的动荡中获得谋利机会。但是,货币的不可兑换性也给苏联东欧国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由于苏联东欧国家的货币是不可兑换的,因此其货币既不被其他国家作为储备货币,也不能用作国际结算的工具。这就使得苏联东欧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只得较多地求助于以货易货贸易或双边贸易,外贸难以迅速扩大。同时,在选择贸易对手时,支付条件而不是“比较利益”,成了优先的考虑因素。其结果,导致苏联东欧国家的对外贸易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并且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注重国际竞争的外贸*策。所以总起来看,苏联东欧国家从其货币的不可兑换性中,得到的是国内经济的稳定,失去的则是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

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货币虽然是不可兑换的,但它们都曾规定过含金量,并以金本价为基础,确定了各自货币的对外官方汇率。例如苏联卢布,年10月规定过含金量为0.克。年11月,改订为0.克,此时一卢布兑3个法国法郎。年10月,含金量定为0.克,每卢布改为兑换4.25个法郎。年7月,卢布改为对美元实行固定比价,含金量定为0.克,每美元兑5.3个卢布。

战后,年苏联进行了以对外汇率为中心的货币改革,卢布含金量定为0.克,每美元改为兑4卢布。年1月,苏联再次进行货币改革,卢布含金量改为0.克,1美元兑0.9卢布。在这次货币改革中,卢布的内外升值幅度是不一致的,对外实际是贬值了55.6%.年3月以后,西方主要货币进入了普遍的浮动,从此卢布采用西方一篮子十四种货币加权计算法,来计算对西方货币的汇率。但其中,仍参照了过去的含金量演变情况。

饶有兴趣的是,卢布的对外汇率,实际也是考虑卢布同其他国家货币对进出口商品的购买力的。不过,由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货币是不可兑换的,所以在对西方国家进行贸易时,主要是使用对方国家的货币或其他一些硬通货,因此,其货币虽然规定了含金量,但实际它们同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是单方面的,对西方各国并无影响。

从实际情况来看,苏联东欧国家的汇率,主要考虑的也是国内经济的需要,所以也不需要外国贸易对手的承认。这导致苏联东欧国家的官方汇率在同西方的进出口贸易中基本不起调节作用,对外它主要只是对西方旅游者和其他一些非贸易支付有用,对内则只用作外贸单位的计价结算。由此可见,在不可兑换货币的体制下,苏联东欧国家的官方汇率,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在苏联东欧国家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贸单位从出口交易中获得的外汇收入,须结汇给国家银行,然后换回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进口企业则须支付出必要的本国货币,以换得必要的外汇。可是,由于在苏联东欧国家中,生产者价格同成本价格、国内价格同世界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因此外贸公司是按国内价格收购出口商品,并按国际市场价格销往国外的。在进口方面,则是按国外价格买进,再在国内按国内价格卖出。这样当用本国货币来计算时,进出口交易就可能出现账面上的亏损或盈余,它由国家预算中专门的平准基金拨款予以平衡。

这种由国家财*统包外贸盈余,仅仅把汇率作为一种账面上的统计工具的做法,好处是:

(1)实际上排除了外贸活动中的汇率因素,国家能集中通过外贸价格的变动,来调节对外贸易;

(2)由于由国家财*统包外贸盈余,并且官方汇率长期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有助于国家财*的稳定,有利于制定国家财*计划;

(3)进出口贸易可以不受资本主义世界外汇波动和外币投机的影响。

但是,这种做法的问题也很多:

(1)由于官方汇率长期人为地保持不动,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失调,就不会反映在汇率的升降变动上,这就失去了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破坏了调节对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机制;

(2)由于官方汇率不反映经济活动的变动趋势,并且在苏联东欧国家外贸生产企业的价格形成中,是不考虑官方汇率因素的,所以对外贸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来说,官方汇率实际上是没有影响的,这样,外贸生产企业就难以准确地了解其国际竞争能力,从而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3)由于苏联东欧国家实行外贸统收统支,按官方汇率折算的外贸收支,由国家财*平衡,因此企业不必考虑进出口的盈亏问题。这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外贸的经济效益来说,特别不利。

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及东欧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在这过程中,它们的汇率*策有了较大的改变。匈牙利从年开始,采用了商业汇率。罗马尼亚从年起,也采用类似的汇率。其他的东欧国家,则采用了换汇系数。典型的如捷克斯洛伐克,它将出口商品的外贸价格,除以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得出的系数叫做“再生产成本”,实际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汇率。

年时,捷克斯洛伐克的这种“再生产成本”是1美元等于31.39克朗,而同期官方汇率则是1美元等于7.2克朗,两者相差四倍多。波兰的情况稍有点不同。从年以来,波兰的出口贸易公司每1美元的外汇收入,可从外贸银行中换到24兹罗提,而官方汇率在年前只为4兹罗提。其差价,由外贸银行用国家财*的资金弥补。

为了既能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又保持国内物价稳定,东欧国家一般允许出口企业的外汇收入按商业汇率或换汇系数折合成本国货币,并按此进行利润留成。而进口企业虽然须对进口品按换汇率支付本国货币,但用这些进口品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定价仍然根据中央计划而定,尤其是一些基本商品和必需品,进口成本一般不参与内销价格的形成。至于苏联,它在比较对外贸易的金融收益时,是把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按官方汇率折算为卢布后与国内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相比,如前者大于后者,则外贸效益高,反之则低。进口则是把购买国外商品所需的外汇折算为卢布后,同国内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相比,如前者高于后者,则经济效益低,反之则高。

东欧国家采用商业汇率或换汇系数,最主要的作用在于:

(1)有利于外贸公司和外贸生产企业加强内部核算;

(2)通过换汇率或商业汇率的变动,可以了解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

(3)可以刺激出口生产企业为了取得更大的利润而注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而进口企业则必须仔细考虑进口成本,这样就可以在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总结

比较起来,东欧国家实行商业汇率和换汇系数,比原先采用的僵硬的官方汇率,是前进了一大步。但这种做法的最主要缺陷是:虽然不少东欧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地区规定了不同的换汇系数,但它毕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产品,同时国际市场价格也经常变动,因此,它们在采用商业汇率或换汇系数时,仍须辅以价格补贴关税进行调节。

特别是在进口方面,由于国内外价格基本上还是不相联系的,因此为了稳定国内物价,东欧国家在采用了商业汇率或换汇系数以后,仍须提供大量的价格补贴。例如匈牙利,年进口价格补贴达60亿福林,年增至亿福林,年更高达亿福林,超过了这一年国家全部流通税的收入。所以采用商业汇率的办法,仍然要使国家财*承担沉重的负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