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章言该(某金融机构宏观研究员)
去年5月底开始,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轮快速且持续的升值。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高点7.下滑到今年年初的6.,人民币在7个月时间里升值了10.4%。年新年伊始,这种快速升值的趋势就结束了,整个1月到2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在6.45附近小幅波动。进入3月后人民币出现贬值迹象,从月初到3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贬值了0.8%。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市场关心的问题是,在前期升值10%,且中间价横盘近2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会转向贬值吗?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明白,年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如果这些驱动因素没有变化,那么人民币就有进一步升值的基础。反之如果这些因素逆转了,那么人民币就有贬值压力。笔者认为,年人民币超预期走强的推动力量有以下四个:
第一,美元指数大幅走弱。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美元走弱的时候,人民币相对于它就有升值动力。美元指数从年5月中下旬的高点.4,下降到今年年初的低点89.4,贬值降幅达到11.0%,这要比人民币相对于它的升值幅度10.4%还要大。从这个角度看,去年人民币强势升值有被动的成分。
第二,年中国经济表现远好于美国。得益于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中国经济年4月就开始恢复了,全年GDP同比增长2.3%,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而美国疫情肆虐,生产迟迟未能恢复,尽管居民消费由于大规模的财*转移支付而维持较强韧性,但年GDP同比增速只有-3.5%,创下年以来新低。中美经济错位,对人民币汇率有很明显的正向推动,因为正常情况下汇率受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最大。
第三,中美两国货币*策分化。中国经济恢复得比较早,也让货币*策可以更早地向常态化回归。从反映市场流动性松紧程度,也是央行提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