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里,现金、*金、期货、基金、国债、股票等等,除了极少数的一些品类之外,房子可能是成长性最高的存在了。
房子作为城镇居住、户籍、教育的必须品,同时作为大宗资产,其价格在2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下,获得了十足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年全国商品房均价仅有元,时至今日为元,整整上涨了4.1倍。按照X的19次方等于4.1计算得出,年复合增长率为7.7%。
相比之下,过去20年里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逐年降低,目前仅有1.75%。
当然,这还不能直接得出买房是优于存款的结论,还要加入“贷款利率”这项支出分析。
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房子年增长率,数值为正,则代表买房收益更大;如果数值为负,则代表存款收益更大。
而过去20年间,银行贷款利率持续走低,高峰时大概7-8%左右,目前大概在5%左右。无论采取哪个时期的数值,得出的结果都是正数。
因此,从数学的角度也进一步证明了,过去20年里买房的确是优于存款的。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探讨,那就是货币通胀率。
随着M2总量的不断增长,货币是逐渐贬值的。换言之,年的元与年的元,在购买力上是绝然不同的。
那么,过去20年里,货币一共贬值了多少呢?
货币贬值率,有个常用的计算方式为M2-GDP。
M2为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被认为是“印钞速度”。之所以M2是不断增长的,源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的就是GDP。当M2增速超过GDP增速时,代表着货币发行超出了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货币,货币多出来了。所以,M2-GDP,即代表了所谓的通胀率。
当然,还有一个与通胀率有关的统计数字,叫CPI。所谓CPI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一个经济指标。一般来说,CPI的变动即能反应市场处于通胀还是通缩。比如元这个月买4斤猪肉,下个月买3.9斤猪肉,这价格变动即代表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但是过往20年CPI一般都在1-3%左右,似乎显得货币通胀并不明显。这是因为,CPI统计中没有房价这一块,并且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