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集采如何开展?药监局未雨绸缪
5月19日,一份名为《广东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材超声刀头联盟采购》的文件在业界广为流传,这意味着年以来全国最大的省级集采联盟终于浮出水面。
根据文件显示,本次采购联盟是由广东省向山西、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新疆建设兵团等16省(自治区)发出邀请,组建区域集团采购联盟,共同开展省级药品、耗材超声刀头带量采购工作。
健识局梳理发现,本次由广东省发起的16省联盟集采共涉及个品种,其中西药个,中成药59个。
年初,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今年将开展中成药集采。但在已经披露的第五批全国集采名单中,并没有纳入中成药。但此番17省份的区域集采正式开展,中成药集采相当于在半个中国正式开展。
就在还在“邀约”其他省份参与的同时,5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召开了集采中选药品监管工作专项推进会,对集采药品的质量控制提出要求。罕见的是,国家药监局竟然在这次会议上提到:药品生产企业“应当理性报价,维护行业有序竞争的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理性报价”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不要恶意报低价;也不要随意就弃标。总的目的是“维护行业有序竞争”。这一说法显然已经超越了保障集采药品质量的内容,背后的含义非常明确,就是让参与集采的企业“彼此让一线,今后好相见”。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部委发出这样的呼吁,可能是考虑到广东等十几个省份将中成药大规模纳入集采。
中成药的成本构成和化药不同,如果为了争夺市场而一味降价,可能对药品品质构成根本性的伤害。国家药监局未雨绸缪,希望中药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大打“价格战”的同时,更要兼顾药品的质量。
01中药销售本来就在下滑,独家品种集采只剩砍价
中成药的日子这几年是越来越难过了。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医院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近亿元,同比下滑12.48%。这还是未开展全国范围集采的情况下。
今年4月,广东省医保局明确,按采购金额从高到低依次排序,重点将用量大、采购金额占年度总采购金额前80%的药品纳入省级药品带量采购范围,逐步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纳入带量采购。
广东这次发出的集采倡议正是按照这一原则挑选品种的。健识局注意到,本次纳入集采范围的59个中成药,绝大部分是临床大品种。
以“金水宝片”、“康艾注射液”、“蓝芩口服液”、“苏黄止咳胶囊”为例,这4个独家中成药在医院终端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而康莱特注射液、百令胶囊的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亿元。
此外,受疫情影响,连花清瘟的系列产品在医院终端的销售额增速高达54.03%,其中连花清瘟的颗粒剂型销售占比达95%。
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江西青峰的喜炎平注射液、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同济堂的仙灵骨葆片等多款重磅产品,在医院终端销售的厂家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这些中成药重磅单品都是上述59个列入集采范围的,一旦17省份集采落地,这些产品的销量和市场规模必将会急剧萎缩。因为都是独家品种,集采根本不存在以往“以价换量”的优势,有的只是单纯砍价。
年不少中药企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包括大理药业、中恒梧州药业、广誉远等多家上市公司。行业里先知先觉的步长制药、香雪制药、天士力等纷纷向生物制药、肿瘤、免疫等领域发力。
业内指出,以广东省为开端,首次试水将中成药纳入集采,在明确操作路径和产业影响之后,必将会全国推广,巨大市场的中成药面临危局。
02药材价格上涨,药监局未雨绸缪
广东省邀约16省、自治区开展集采,其实也是中央政策的具体执行。今年1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明确提到,未过评品种、中成药以及生物类似药将被纳入药品集采。
此前,浙江金华、青海、辽宁等地都开展中成药集采,但规模较小。本次广东牵头省级集采不但量大,而且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将在7-8月完成报量,并启动谈判。
中成药集采是大势所趋,价格也会大幅下降。但中药和其他药品最大的差别,在于成本的不可控性。
近年来,中药材涨价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太极、片仔癀、同仁堂、云南白药都因原料药上涨而上调产品零售价格。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曾在年两会上直言:“中药材以及原料药的价格一再上涨,搞得我们没法生产。”
中药材品质直接影响中成药疗效。国家药监局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大幅砍价之前要求将中选品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建立监管台账,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聚焦超低价中标或者降价幅度大的品种,加强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镜人曾公开表示,药品集采并不是要收割低价,而是高质量的发展。不管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质量永远是第一位。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有分析人士建议,药企选择强强联合的途径实现规模效应,亦可自建原料药基地直接生产成本。
随着集采品种的近一步扩大,中成药降价已成定局,市面上小散乱的药企会逐步淘汰,中成药企进入价格之争也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END·
文丨雷公
#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