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LPR(银行间利率报价机制)来制定银行存款和银行贷款的利率了,之前央行公布的银行存取款基准利率表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工具,各个银行也可以制定自己的存款利率,所以我们才看到了银行之间存款利率的差别,可以进行自由选择,自由储蓄了。
但是央行的基准利率表并不会取消,未来还会长期存在,作为指导各个银行存款业务的最基本指引,那么,如果央行上调利率了,各个商业银行该怎么办呢?
LPR利率定价基础下,商业银行可以自我调整利率,也可以不调整利率
央行基准存款利率上调,商业银行各项存款利率要调整吗?尤其是定期存款要不要跟随,其实在LPR定价机制下,商业银行可以自由选择,不用考虑央行的利率上调通知。尤其是本银行的利率已经做了全面上浮(小银行基本上都是全面上浮30%以上),那更可以忽略此影响。
但是各个银行会真的不调整利率吗?不会的,因为各个银行会从吸收存款的市场竞争角度出发,进行利率的同步上浮。否则其他银行可能会利用利率上浮的营销噱头,进行新的一轮吸收存款的竞争。一般来说每个银行都会将此重大消息作为营销重点,进行银行存款的争夺战。
但同时又碰到一个新的问题,那么已经在本行存入的定期存款,利率要不要上调呢?如果自动上调,那就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如果不上调,客户可能会抱怨,有可能流失银行存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银行都是不会调整的。
这其中蕴藏着一个反向逻辑思考问题。假如基准利率是下跌的,那么定期存款利率要不要跟随下跌呢?我相信所有的储户都是持反对票的,同样所有的银行也是不会向下调整的。那么回归问题思考,基准利率上涨,定期存款利率也不可能随之上涨。
一般在此情况下,银行都不会主动提示储户。如果储户希望提前支取重新存款,那可能要帮助客户算一算经济账,划算就同意储户办理,不划算,储户自然也会放弃了。
负利率时代下,国家财政会发布保值贴补利率,自动调高定期存款所得
定期存款在存入后,利率一边不会再做变动。但是也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在负利率时代下,国家财政会发布的保值贴补利率政策,将定期存款利率向上调整,否则就无人肯愿意存定期存款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的CPI(物价上涨指数)的很高。在那个特殊环境下,如果将钱放入银行去存款,那一定是资产缩水的事情,而且越是定期存款损失就越大。但是如果储户都不存钱了,那国家金融运转就更困难。
当时国家参考其他国家政策,开始计算物价上涨率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差额,并使用财政补贴进行填补,这就叫保值贴补率。在储户的3年、5年、8年定期存款期满时,银行除按照规定的利率付息之外,还按照保值贴补率付一笔钱给储户,这样可以保证储户存款不因物价上涨而贬值。但是这项政策只有三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才能享受,活期存款是享受不到的。可以吸引长期储蓄资金。
这个政策是年开始实施,曾经在年到年,平均年化的定期存款的总利率达到10.98%的最高水平。就是说这三种定期存款到期日可以得到的实际利息为:“原存款票面利息+保值贴补利息”。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年化15%以上。但这种特殊社会经济情况下的特殊政策,随着物价指数逐渐平稳而逐步消失。最后在年正式取消。
虽然在年之后,再也没有用过保值贴补利率,但是这个政策仍然保留了下来,未来如果经济出现大的不稳定情况,导致物价上涨过快时,有可能再次实施。
未来保值贴补利率会重新实施吗?现在国外多个新兴国家也使用类似政策
我们都知道国际上有很多新兴国家,例如巴西、越南等等各国,他们的定期存款利率也是非常高的,有的也达到了10%以上。原来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很快,物价上涨的变动也很快,有可能货币会发生持续的贬值。为了能稳定金融局势,其实这些国家也实行了实质性的保值贴补利率,给储户以足够的安全和保障。
在我国年结束此项政策之后。其实每到物价上涨幅度较快的时候,这个政策都会拿出来讨论,是否要进行实施,否则银行存款会流失过快。那么今年我国遭遇疫情的冲击,物价上涨指数也相对比较快,现在也有专家在提议,是否应该国家恢复保值贴补利率政策,给储户以更多的实惠,稳定国家长期发展的储蓄资金。
如果未来救助基金政策中真的实施,那么保守的理财人,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时机哦。但是记住只有三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才有可能享受到这一政策。想一想加上贴膜的利率,整个年化收益可以达到10%以上,这还是非常值得去存款的。
虽然现在基本上时用LPR来定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了,但是仍然要记住,央行基准利率政策会长期存在,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国家也会利用保值贴补率进行有效的金融稳定政策实施,前提原则就是看“是否在负利率”时代。
那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我们现在是不是进入了正式的负利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