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首席观察人民币的成色与底气
TUhjnbcbe - 2024/8/15 16:15:00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240811/x7rhf8z.html

经济观察网记者欧阳晓红

时逢中国霜降时节,10月24日,A股、港股大幅调整,沪指再破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亦跌破7.3。

但不经意间,市场转机与生机乍隐乍现——就在市场有声音担忧近日跌破7.3关口的人民币汇率何以稳住,一行两会一局齐发声坚定信心。

10月26日,非美货币迎来久违的“大反攻”。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日内涨超点,报7.;美元指数盘中跌破关口,回落至;欧元兑美元汇率也站上1,收复平价。

近日,欧美央行鸽派转向乍起,美股闻声上涨,亚太市场亦集体走高。

26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综指报收.50(+0.78%),深圳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报收.33(+1.68%)、.88(+2.52%)。北向资金净流入34.33亿,总成交额亿,较上一日增量亿。

受益于人民币汇率飙升,当晚,中概股亦大涨,但美股走势分化。道指报收.11(+0.01%)之外,纳指70.99(-2.04%)、标普指数.60(-0.74%)均收跌。

而一国货币的成色与底气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家底(外汇储备)、币值稳定等多重因素,全球经济衰退及地缘冲突背景下,还要看年的冬天冷不冷。

甚至也要看看央行的底气足不足,赖以支撑汇率预期的评价指标是否无恙。

答案应是“Yes”。无论是金融管理部门的发声,还是三季经济数据对此均给予肯定。

10月24日,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党委、外汇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复势头日益明显,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要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由此,年汇改以来,经历前两轮(年8月-年12月、年4月-年8月)明显贬值后,值此第三轮(年4月至今)贬值周期,中国央行再次出手稳汇率。这次,人民币中间价贬值12.4%、即期汇率贬值14.4%。

10月25日,央行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将其从1调至1.25,旨在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据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静静团队分析,相比年汇改以来的两轮贬值,此次人民币走贬,央行表现定力十足,通过出台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调控工具加以应对,外汇储备降幅小于英、日等发达国家。“这与汇市预期稳定有关,而背后则反映了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平稳、外债压力较轻、储备充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等有利因素。”

“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预示境内主体跨境融资额度增加,银行结汇量加大,从而起到促进人民币升值作用。”张静静分析。如调整后,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由原来净资产的2倍提高到2.5倍,跨境融资规模空间较之前扩大了25%,其预计对企业支持力度可能达到几百亿美元的规模。

尽管,此轮人民币贬值周期超过前两轮,且贬值幅度、力度较大,贬值速度较急,但就汇率预期而言,张静静团队认为,从跨境资金流动、外债压力、外汇储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央行汇率政策工具等五个方面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走贬的基础。

据其观察,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两个常用指标:1)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溢价,2)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签约差额。前者,今年4月以来,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仅为0.3%,远低于前两轮汇率贬值期间的2.8%与0.8%;后者,4月以来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由正转负,4-8月累计规模-亿美元,明显少于年同期水平(但较年同期增多),说明贬值预期形势较为可控。昭示当前尚未形成人民币贬值的单边预期。

“家底”而言,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03万亿美元,较贬值前(3月)减少5.0%。张静静认为,相比之前的两轮人民币贬值,外汇储备降幅适中。

基本面又如何呢?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增长曲线呈“N”型,国民经济逐渐企稳回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两个月以来,中央针对经济波动,果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并对地方开展督导和服务,基本上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三季度GDP增长3.9%,基本符合预期。

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4.8%、0.4%、3.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国家统计局就此指出,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明显好于二季度,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3.9%的A面是,温彬分析,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市场预期。环比增长0.84%,升至三季度以来最高水平。高温结束叠加生产旺季,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3.9%的B面是,消费增速放缓,仍需激活。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2.5%,低于上月的5.4%,降至6月以来的最低增速;环比0.43%,为三季度以来最快增速,环比加快但同比回落,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

展望四季度,温彬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将会抑制出口动能,但稳经济政策作用继续发挥,内需仍然相对稳健,经济增速会较三季度有所好转,预计同比增长4.0%左右,全年增长3.5%左右。

往后看,“年内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概率继续收紧,对于需求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尽管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对我国出口仍有所支撑,但难以完全对冲外需的整体性收缩,我国出口增速或将进一步下行。”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团队分析。

贸易数据方面,年9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7%,中国进口同比增长0.3%,贸易顺差.4亿美元。这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9月中国出口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机电产品对我国出口的拉动小幅回升。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我国出口的拉动继续减弱。三是东盟对我国出口的拉动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四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拖累增强。

“经历8月的明显下行后,9月我国出口增速进一步下探,出口回落的态势更加明确。”钟正生认为。

如此,9月进出口数据恐不利人民币汇率之稳。

不妨回到3.9%的A、B两面。有利面是,基建、制造业投资双双回升。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继续延续回升势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温彬测算的9月单月同比增长6.5%,为4月以来的最高增速;环比增长0.53%,为7月以来最快增速。

不利面是,房地产销售指标有好转,但市场仍在寻底。据温彬分析,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0%,低于1-8月的-7.4%,为年2月以来的最低累计增速。9月开发投资同比-12.1%,略好于上月的-13.8%,降幅有所收窄。

从不利方面看,他们认为,四季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出口增速放缓。随着发达经济体的连续大幅加息,全球经济正在明显降温,所以四季度出口面临的压力将大于三季度。出口增速放缓将会对部分制造业投资产生拖累。

从有利方面看,预计内需将会延续恢复态势。

事实上,好于预期的三季度增长数据昭示中国经济仍具韧性。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认为,全球消费需求寒意继续压制出口,但我国产业链对海外工业生产形成替代,国内进口替代继续压低进口增速,净出口仍维持正贡献。“当前存在两大积极因素:产业链强韧所带动的净出口高增,阶段性投资、财政支出稳增长效果进一步突出。”

疫情+战争+能源危机+衰退阴霾+全球通胀+美联储紧缩等叠加冲击下的年,强美元周期之下的人民币年内贬幅逾10%。即便如此,人民币的成色与经济底气与往日不可相提并论。

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币的历史地位、权重与国际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据央行10月9日发布的数据,年1-8月,中国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跨境交易总额中,有49.4%都在使用人民币。

央行发布的《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年12月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前三为美元、欧元、英镑),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

今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认为,这肯定了中国贸易和金融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IMF(COFER)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2季度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占比2.88%,比年末上升了1.8个百分点,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提供的数据还显示,去年末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曾超过日元,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今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占比2.44%,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人民币坐稳了全球第五大储备和支付货币的位置。

包括从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来看,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

目前是人民币国际化大跨步进军的时候吗?

在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肖立晟看来,人民币目前还没有成为一个国际化货币的需要。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全球化货币,它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等的。成为国际化货币,可以降低海外投融资交易成本,但也意味着海外投资可以快进快出、市场波动会很大,要承受许多来自外部资本的流动冲击。诸如,日元和欧元等当年都是被动成为国际货币。因为它的体量越来越大,又被迫开放了金融市场,形成了庞大的海外购债需求。而我们对国内企业和居民的外汇使用仍有一些限制性政策,让外资完全进入还为时过早。

逻辑上,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亦是市场化驱动、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它取决于该国的经济成色、底气,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包括别国对该国货币的接受使用程度。

王晋斌认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保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顶层设计和市场驱动。

譬如,通过有序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可以减少贸易投资结算的汇率风险,避免汇率波动风险对高质量发展的造成不合意的扰动。而稳定的币值、便捷的全球交易网络、对人民币定价的商品与资产需求增加以及稳健的汇率风险管理是提升市场驱动力的四大基础。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说,人民币国际化从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开始,走过了16年的历程,尽管取得不少成果,但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交易计价清算以及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非常有限,与中国对外贸易、投资、金融交易的份额差距很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王永利认为,一国货币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很多重要条件。其中至少包括:国际领先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很大的货币净流出(国际收支逆差);配套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与金融交易市场。“从根本上讲,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本质上是整个国家国际化的一个部分、一种表现,离开国家的国际化,单独讲货币的国际化可能不切实际。”

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当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或在于修炼好内功——经济基本面无恙,且面对国际风云时波澜不惊,可经受住外部资本、流动性巨幅波动的冲击。

10月27日盘中,美元指数报.8,CNH报7.23,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短暂调整至“7.3”似乎亦无妨,毕竟中国经济的韧性、人民币的成色与央行的底气摆在那里。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席观察人民币的成色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