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际贸易乃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流通,是由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构成的,也即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就是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的意义
国际贸易额也称国际贸易值,也即各国的进出口总值。在一定时期内以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国际贸易额。其计算方法是以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贸易值,其商即是国际贸易量。以一定时期为基础的贸易量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相比较,就可以得出贸易量变动的物量指数。
进出口贸易的地理方向,就是一个国家的商品运到那里去,进口的商品从何处运来。在国际贸易中分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种。前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商品,后者则是由于商品进出口而产生的从属费用的收支,如运费、手续费和保险费等,以及与商品进出口无直接连带关系的其他收支,如旅游费、侨汇、外国使馆在本国的开支等。
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1)社会生产カ和社会分工的发展;(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換的扩大(3)商品资本的出现;(4)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英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决定于以下的几种因素:
(一)资本主义的利润规律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加速资本积累和周转,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到超过国界的主要手段。
(二)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残酷而又激烈的竞争,迫使资本家不得不扩大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他们需要扩大市场范围,他们不能满足于国内市场,就要到国外寻找市场。在资本主义竞争的压力下,垄断资本不但垄断生产资料和生产部门,还要操纵国内外市场。垄断就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三)资本主义发展不平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生产部门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的。这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内部要求。但是这种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一定比例关系,却被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所破坏,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失去平衡和比例失调。生产发展快的生产部门的商品价值在国内不能全部实现,就需要把过剩商品运到国外去销售,否则,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就不能顺利实现。
生产发展慢的生产部门也需要到国外购买商品。因此,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需要出口,有的就需要进口,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彼此互为市场的各种生产部门,不是均衡地发展着而是互相超越着,因此较大发达的生产部门就寻求国外市场”。
(四)国际分工和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与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国的分配是不均匀的,不同的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此,世界各个地区或国家就需要互通有无,相互调剂,来适应该地区或国家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同时,不断扩展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发根,从而扩大了国际贸易。没有广泛的国际分工,扩大国际贸易是不可能的。“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要求,国际贸易也就迅速发展起来。而且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发展,又为国际贸易的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例如,轮船、火车飞机、电报、电话、卫星通讯等,都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来看。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决定的因素,因而生产就决定着作为交换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国际贸易。生产决定交换,而交换反过来又影响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国际贸易才充分地发展起来,它才打破国界而扩大到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国际贸易自然反映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紧密地依赖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
“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也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跟着扩大了范围,从而形成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整个世界通过国际贸易和其他方式也被置于资本主义国际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之中。所以马克思就曾提出:“资产阶级社会真正的任务是创造世界市场——至少是就这市场的轮廓——和以这市场为基础的一种生产”。
对外贸易对英国的重要意义
对英国来说,对外贸易是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无论是从工业原料来说,或是从英国产品的出口而言,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英国缺乏天然资源,工业原材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英国国内每年原材料需要量的90%是进口的,棉花、天然橡胶、有色金属和木材几乎全部依靠输入。由于英国国民经济“结构性失调”以及工业生产部门结构调整,英国国民经济只要有所增长,工业原材料和加工产品的进口需要量就要成倍增加。
据统计,英国国内国民总产值每增长1%,加工产品的进口就要増加3.09%,这是由于英国工业生产增长缓慢,新兴工业部门发展也较迟缓,以及新技术落后,使得英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进口。国外市场对于英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如加工工业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加工工业产品的约1/3是依赖出口的,机器制造业产品的30%以上也是为输出而生产的,即使新兴的化学工业产品也有1/5需要输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战争期间国外投资的减少,海运收入和“无形贸易”也都减少了,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加上战后英国执行的护军备战政策,需要大量积累原料物资的略儲备,更加恶化了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虽然企图通过缩减进口来扭转国际收支道差,但是作用不大。因为英国制造工业产品的大量输出,就需要进口更多的外国原料。特别是新兴工业部门以及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所需要的专门技术设备,也需要从国外进口。
战后英国固定资本更新的扩大和加强,以及个人消费的增长,国内市场更加扩大。但是夺取国外市场仍然是英国垄断资本的本性。实际上,英国也离不开国际市场。离开国际市场,英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非常困难。因为英国很多工业部门,尤其是加工工业,都是在对外贸易和国际市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英国的大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在它产生的时候,就比大多数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
再者,英国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生产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使英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按比例进行,各个经济部门发展速度也不一致。发展快的工业部门就要冲破国内市场而转向国际市场。这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只有通过经济危机和市场剧烈波动,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之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规模才能智时地得到适应。
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英国越来越依赖于国外市场,而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发展,对外贸易对于英国国民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进出口商品在英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有较大的比重。英国商品市场向题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反映得特别尖锐,充分反映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严重性,和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结语
战后英国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削弱了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黄金和外汇储备减少,英镑的几次贬值,增加了向美国、加拿大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大大降低了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