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何宗森平地一声惊雷,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TUhjnbcbe - 2025/1/3 17:22:00

1

全球经济已经呈现长期衰退的迹象

自从今年3月份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以来,叠加到今天已经肆虐地球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美国加大逆全球化操作等等,多重因素,综合发力,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全球发展的列车驶入黑暗之中。

美国双线资本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冈拉克表示,美联储不应再继续加息。但他认为美联储未来仍有可能继续加息25个基点。冈拉克称,即将来临的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超过75%,许多明显的经济衰退指标表明目前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周期。

美国通胀粘性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ClevelandFed,AtlantaFed,光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截止日期年9月

让我们来扫描一下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出现的共同现象。

1)美元持续加息的外溢效应使外汇储备不足的国家陷入困境。

欧美“暴力”加息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外溢效应较为显著,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将持续加大。对发达经济体而言,在通胀加剧、本币贬值、政府的借贷成本上升等压力下,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一些高债务、高杠杆的国家偿债压力极大,甚至存在引发新一轮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本轮欧美暴力加息,债务违约风险加大。而本币贬值严重,提高了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年位列违约风险最高前10位的国家依次是萨尔瓦多、加纳、突尼斯、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阿根廷、乌克兰、巴林、纳米比亚。

2)美国的消费数据呈现下降趋势

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消费支出。美国经过一年多的物价上涨,工资没有“赶上”,美国消费者已经“紧缩”了。虽然美联储加息总体上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受到借款利率和物价上涨的严重影响,特别是食品和住房等必需品。美国消费者在年封锁期间大力消费,这有助于经济摆脱短期衰退。此后,政府支持结束,通货膨胀也“生根发芽”,推动物价达到40年来最快的速度,并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支出。

3)失业率上升,各大跨国企业纷纷出现裁员减人。

衰退的另一个关键指标是失业率上升。当企业开始裁员时,这表明他们正在削减成本并为一段增长放缓的时期做准备。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情况在美国发生。最近几周,脸书、谷歌和推特都宣布了大规模裁员,每家公司的裁员规模都是千人以上,范围扩及全球。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宣布裁员,消费者和企业都感受到连锁反应只是时间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全世界目前有近2亿人失业。这是自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数字。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成年人。全球青年失业率目前为13%,这意味着超过万年轻人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失业率上升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这是全球经济陷入困境的最明显迹象之一。

4)股市下跌

衰退的另一个迹象是股市下跌。在过去的一年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等主要指数的价值下跌了约34%。这是一个显着的下降,债券市场——原本被视为避风港,也遇到了困难。它表明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感到担忧。市场已经到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5)衰退的另一个迹象是贸易活动下降。

几个月来,全球贸易一直在放缓,这通常是经济下滑的先行指标。当企业开始减少进出口时,这表明他们正在为未来的艰难时期做准备。

2

从历史发展长河回头看,摆脱经济萧条的推动因素是战争和科技

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萧条?

确切地说,是全球滥发货币引起的低成本的资本过剩引发的供给过剩。就是资方生产供给过剩和居民需求不足的矛盾。自大萧条以来,过剩产业资本向金融转移,避免了通缩式的大萧条,金融衍生品吸纳了太多存款,避免了在产业里资本相互卷杀,资本不断在期货、股市里赌博投机,也不断在房市、债市里吹泡泡。

和、二次大战,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引起,战争摧毁别国过剩产能,新的经济大循环才又开始,因为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人类有二三十年没能推进新科技革命,直到冷战期间发明的因特网发展出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新信息技术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到今天已近尾声,人类社会又面临一百多年前同样的选择,新冠疫情同样又如年的瘟疫降临,人类面临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战争的选择。

今天新能源领域技术革命正试图拯救这次资本过剩危机,我们只能期待第四次科技革命来拯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危机。而最有可能挑起大梁的就是清洁能源科技的实现。

如果没有,剩下的唯一选项,就是战争。

3

美国突发消息,能源科技实现了革命性突破

说实在的,美国近几年的发展在地球上越来越让人看轻。华尔街的金融寡头拼命圈钱,政客表现得也像小国寡民一般自私自利。科技发展也像老态龙钟的拜登一样,举步不前,伸手摸握空气找不着北。

当人们在迷雾中渐渐看不清昏昏欲睡的美国之时,突然,平地一声惊雷,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实现了0-1的历史性飞跃。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吗?

严格来说,可控核聚变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浩瀚宇宙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我们地球人每个人的头顶上,就每天在发生可控核聚变,太阳就是靠着可控核聚变源源不断地供给了地球的热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它本来就是宇宙中亘古有之的物理现象。

年美国科学家在推断引火原子弹爆炸点燃氢核后,有可能引起聚变反应。这一大胆的推断,直接导致了美国于年5月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试验场进行了首颗氢弹试验,从此拉开了人类尝试利用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序幕。

时间到了年的5月,美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共同签署了ITER计划协定。该计划是建造一个能产生大规模可控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装置。建造时长为十年,需耗资50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其实,在参与国际合作开发可控核聚变装置之前,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年四川成立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为了我国最早的聚变研究专业院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选择了磁约束聚变(MCF)路线,在托卡马克型装置上进行了重点研究。核西物院建成的中国环流器一号(HL-1)成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个聚变大科学工程装置,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进入大规模物理实验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三个“人造太阳”装置。一个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东方超环,另外两个则是位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环流器1号和环流器2号。就在不到2个月前,环流器2号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兆安培(1兆安是实现聚变能源的必要条件),距离可控核聚变点火又近了一步。袁岚峰表示,预计年代建成的“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有望实现中国的可控核聚变之梦。

如今,美国率先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突破,还是颇有点令人意外的。

4

经济有望托住下滑趋势

如果美国在可控核聚变科技的实验突破之后,进一步快速推进应用技术的实现。而其它国家不能在这一领域迅速突破,跟上美国的脚步,则美国重回稳定的世界经济霸主基本没有悬念。

其原因是,首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在能源,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美国利用货币支配地位和美元与石油贸易挂钩,成就了美元霸权。并利用这一货币优势不断的涨潮退潮引发国际汇率市场潮汐,剪全球经济的羊毛。所以基于这一逻辑,在新兴的清洁能源革命中,美国技术的领先会让其持续维持着这一霸权地位。

其次,美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突破,会给当下萎靡不振的经济注入兴奋剂,会增加更多的组织机构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消弭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再次,美国会操纵由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建立清洁能源的技术壁垒,就像今天的芯片一样,通过技术代差,层层设置技术和贸易障碍,给后来技术国家树立永久性栅栏。

最后,美国会利用专利工具形成价格保护机制。通过清洁能源贸易和技术帮助牟取巨额利润。同时在国际零碳排放的领域进一步领先全世界。如果核聚变实现商业化(支持者称这可能在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发生)会带来很多好处,它能产生几乎无碳的电力,这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不会像裂变那样产生放射性核废料反应堆。对全球环境也是巨大贡献。

5

全力拼科技,奋斗正当时

如今,中国在利用太阳能方面取得了先机,光伏产业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形成了产业优势。然而,一旦美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形成商业化应用,则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就会很快走向没落。这样的话,留给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时间不多了。

中国的另一产业,新能源应用技术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火车、新能源飞机、新能源邮轮,则会得到飞速加强。所以,往后的科技产业升级,应该更多着力于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制造之中。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探索到制定目标,从技术升级迭代到快速发展,三电技术(电池、电驱、电控)持续突破壁垒。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78.6万辆,是年初的倍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大幅提升。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来看,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3.76%,创历史新高。摩根大通预计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46.3%。

在与美国不同选择的可控核聚变方面,中国要加快进度了。今年10月20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跻身国际第一方阵。HL-2M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为目前中国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被称为中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目前,国内也有一些民企在探索可商业化聚变能源技术。

相信,凭着我国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优势体制,再秉着开放竞争的市场化格局,吸引社会各种优质资源集聚于核聚变大小托马克装置研发、转化和应用。超越美国领先全球并非不可能的事。只有这一轮科技竞争赢了,美国经济霸主的权杖转交给中国就是迟早的事,中国回归世界中心的地位也将是指日可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宗森平地一声惊雷,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