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九次违约阿根廷为何老是哭泣
TUhjnbcbe - 2025/1/8 22:23:00
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要论疫情最严重的拉美国家,阿根廷远没有巴西、秘鲁、智利等国的情况严峻。但是阿根廷却成了疫情之中全球最先倒下的国家。

4月20日拉美疫情排名

近日,阿根廷经济部长古斯曼表示,阿根廷处在“事实违约”状态,目前无力偿还债务,希望提出全面债务重组。

据阿根廷国家统计与普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底,阿根廷国债总额高达亿美元,其中外债总额达到.48亿美元,今年的到期债务为亿美元,相当于阿根廷每个国民欠外债美元。

早在去年,阿根廷政府就和各大债主展开了债务谈判,希望免除亿美元的利息和36亿美元的本金。然而疫情却让阿根廷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其实稍稍了解阿根廷经济发展,就会知道,债务危机对于阿根廷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阿根廷已经是第N次发生债务危机。

为什么物产丰富,又不缺油气资源的阿根廷,却屡屡欠债,沦落到还不起钱的境地?为什么阿根廷不能减少债务,发展经济?

这个跟阿根廷长久以来的发展模式有关。

1.庇隆模式的积弊

年,阿根廷出现军事政变,军人出身的庇隆依靠工人的支持成功上位,开始采取高福利的社会政策。

庇隆的支持者多是城市工人,因此庇隆上台后,倾向于维护工人阶层的利益,如大力发展国企,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以维持工人对庇隆政府的支持,但为了维持这种高福利,社会开支很高。

庇隆与夫人Eva

在经济方面,庇隆政府则实施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实行进口替代,保护本国工业,国有化能源、银行等部门。在庇隆模式下,国有化是兑现高福利政策的基础,凡事政府买单,花纳税人的钱,没钱了就负债,保持赤字。

这种一面倒的国有化政策,很容易造成国内生产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国内工业升级没有动力,人员冗杂,造成了巨大的开支和外债,为以后阿根廷的债务危机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庇隆发表演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高开支和高福利久了,一旦政府因为危机削减开支,阻力就会非常之大。

所以在年,庇隆在第二个任期为应付财政困难,没有满足工人的要求,便被赶下了台。

庇隆虽然下台,但他丢下的摊子还得继续。阿根廷并没有因为部分地恢复私有制,而变得富足。

庇隆模式造成了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很难转向。长此以往,就导致了政府不断地印钞票,借外债,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年马岛战争爆发

年代,阿根廷趁着石油危机美元走低,借了大量外债,到了年,总计达到亿美元,随着此后美元的升值,阿根廷的外债利率升高,阿根廷最后连利息都还不上了,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阿根廷不是没有想过抛弃庇隆模式。

在80年代末,阿根廷希望通过私有化来抛弃庇隆模式的弊端,大多数国有企业开始私有化。

例如,如今阿根廷国内最大的YPF石油公司,就是在90年代逐渐完成了私有化,西班牙公司接手了其中58%的股份。

但是激进的私有化存在许多弊端,如造成工人大量失业、政府手里没钱、国家重要部门被外资控制没有主动权、国内市场被倾销,贸易逆差加大等。

因为通过激进的私有化,本国对外部商品的进口不会减少,但是国内市场同时却被外资占领。

阿根廷的进出口贸易平衡被打破,连续多年贸易逆差,更加削弱了阿根廷的外汇储备。

于是到了年,阿根廷再次爆发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公共债务总额达到多亿美元,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0%。

此后的十多年间,阿根廷政府也在致力于解决年的债务问题,不管是债务重组,还是债务互换,说白了就是选择性赖账,拖延时间,重新建立政府信用,恢复国内经济。

二、循环往复的困境

私有化和国有化之间的摇摆

年阿根廷再次遭受债务危机,其后十年,一直在不断纠缠,一度国内的比索与美元脱钩,施行价格管制来解决危机,对前期私有化和自由主义经济进行纠偏。

以石油行业为例,年,阿根廷收回了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YPF,从西班牙手中收回了全部股权,完成了国有化改造。

YPF在阿根廷经济中举足轻重,不仅是阿根廷最大的石油公司,其石油产量和储量一度占到阿根廷总量的40%上,也是最大的纳税户,为阿根廷提供了近5万个就业。

国有化的目的正是掌握阿根廷能源主动权,增加产量,解决财政困难。

阿根廷石油出口

但是阿根廷的国有化回潮过于激进,导致国际石油投资者对阿根廷丧失信心,投资缺乏安全感,阿根廷石油的国有化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油气产量提高,反倒造成石油产量减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优步汽车在阿根廷被烧

除了石油,就连打车软件优步想进入阿根廷,也被宣布违法,出租车司机抵制优步,认为它抢走了自己的饭碗。至今阿根廷多数地区抵制优步。私人企业想进入阿根廷顺利发展,很难。

依赖初级出口,经济结构单一

阿根廷畜牧业发达,农产品丰富,依赖出口就可以挣到不少钱,因此对发展工业和其他类型经济,并不积极,工业比较落后。

阿根廷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工业,还采取了进口替代政策。鼓励国民优先购买本国工业产品。阿根廷的工业制品想走出国门,赚点外汇,竞争力不足。

农产品为主的出口

阿根廷石油储量丰富,阿石油工业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迅速发展,年的石油产量达到3.08亿桶,是拉美地区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

但由于国内政治动荡,国家屡屡出现信用危机,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并没有发挥很好的能源优势。

如年,阿根廷在西部地区发现了世界排名第二的页岩油气田和排名第四的页岩油田。

不过阿根廷一直难以完善开采的配套建设,如修建公路、配建配套的工厂、水源设施等,其设备也需要大量从美国进口,开采成本高,所以进展一直很慢,并没有达到预想的页岩油繁荣。

不稳定的货币

阿根廷宣布独立的多年来,外债出现多次违约。阿根廷历史上多次尝试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通过不同的比率回收旧币,但始终无法建立体稳定的货币体系。

如今阿根廷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货币,于是阿根廷成了美国之外,人均持有美元最多的国家,达到人均持有美元的水平。

阿根廷公共福利难以削减,财政支出不断扩大,外债不断增加,历届政府不愿意管上一届的烂摊子,拆东墙,补西墙,出问题留给下一任,外汇储备短缺,无法偿还外债。

阿根廷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还采用拉高利率的方式抑制货币贬值,结果导致经济恶性循环。一方面高利率暂时稳定了汇率,另一方面对严重压制了经济活动。

阿根廷超高利率

总结

总而言之,阿根廷整个国家经济和金融的脆弱性一直存在,只要国际市场稍微变化,阿根廷经济就反应剧烈。

疫情造成了全球油价下跌,各国出口受阻,阿根廷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旧病复发。

所以疫情不是导致了阿根廷重新陷入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阿根廷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动荡,在徘徊,在自救,在不断陷入危机,却没有摆脱“庇隆模式”的魔咒。

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说:“世界有四类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

阿根廷足球踢得那么好,但为什么经济一直处于崩溃边缘,是个世纪难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九次违约阿根廷为何老是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