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又叫作北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属于中草药的一种。
黄芪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注重养生的人平时会用黄芪泡水喝,具有不错的养生效果,坚持一段时间身体能收获诸多好处。
黄芪是个宝,常喝黄芪水,或能缓解五个问题,你知道吗?
其一: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每天喝黄芪可以预防心力衰竭,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血球蛋白含量,加强心肌的收缩率。
黄芪能有效加强人体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胃炎患者来说,每天饮用黄芪水可以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其二:改善身体疲劳
在生活中,经常感到疲劳甚至气短的朋友可以选择喝一些黄芪水,可以有效的帮助恢复健康,让你越来越有精神。
泡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点糖,会让黄芪水的口感更好,喝黄芪水也可以加点枸杞,过一段时间有助于改善你的精神。
其三:应对糖尿病性水肿
民国初期北京名医陆仲安曾用黄芪为胡适控制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水肿。
面色蜡黄,可以喝黄芪水,加点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溃疡,再加入葛根、赤芍、丹参效果更好。
其四:减缓自然衰老
黄芪能延长家蚕和果蝇的平均寿命,减缓体外培养的人胎肺二倍体细胞的自然衰老过程,使细胞寿命延长98代,与对照组的61-66代相比,寿命延长1/3,对小鼠肾细胞培养也有保护作用。
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动物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和肝脏中脂褐素的含量,过氧化氢损伤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并导致SOD活性降低,黄芪总黄酮能提高SOD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生物膜的损伤。
其五:缓解胃炎
如果肠道功能弱,身体虚弱,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这也说明胃肠道一般,可能是平时不注意饮食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严重者可能引发胃炎等肠胃疾病。
研究表明,饮用黄芪水还可以有效降低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同时增强机体的心肌收缩力,可以有效防止体内内循环衰竭的现象。
黄芪怎么搭配效果好?
黄芪+当归
当归能达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还能通便止痛,当归、黄芪合用,可缓解烦躁、口渴、器官功能障碍、全身无力等症状。
黄芪+甘草
甘草入肺经,能润肺,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强身健体,阳虚体质差,经常感冒,肾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以多喝黄芪甘草水,此外,中老年人经常饮用还可以壮阳,增强免疫力。
黄芪+枸杞
黄芪能补益气血,滋养肾阳,健脾,排出体内毒素,枸杞能滋补肝肾,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适合衰老较快、肝肾功能减退的人食用,经常饮用不仅能增强抗衰老能力,还能美容养颜,预防感冒,但是高血压和急性炎症的人不能喝。
黄芪+麦冬
麦冬不仅能保护眼肺,排出体内热毒,止咳,还能保护心肾,保持尿液通畅,避免病菌入侵,缓解肺热引起的干咳、咽干、肺结核引起的咯血,与麦冬、黄芪配伍,能益气养血,滋养护肺,缓解阴虚盗汗。
黄芪+金银花
金银花降火解毒,黄芪补阳补气血,黄芪和金银花一起泡水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加快伤口愈合,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体质较弱,体内热毒积聚,可以选择金银花、黄芪水,增强肾功能,帮助排除毒素。
黄芪+红枣
红枣具有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与黄芪配伍,能美容养颜、补气养血,缓解脾胃虚弱、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同时可以改善食欲,缓解腹泻。
四种情况尽量不要喝黄芪
上火不要喝:黄芪虽有滋补作用,但上火时不宜喝黄芪水,如声音嘶哑、喉咙痛等,若是上火时饮用,就相当于雪上加霜,加重上火;
夏天不要喝:夏天容易上火流鼻血,如果想喝黄芪水,最好在天气转凉后,比如秋冬季节,效果会更好;
睡前不要喝:一般不建议睡前喝黄芪水。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具有利尿作用,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血压高不要喝: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常用作代茶饮的黄芪,有升压作用,如果饮用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