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德国一份报纸的价格是0.3马克,而到了年11月,同样一份的报纸,价格就上升到了万马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个价格的上涨速度是惊人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通货膨胀的案例之一。在这里不禁要问了,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货膨胀呢?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量的增长,说白了就是市场上的钱增多了。流通货币总量的增加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品价格上涨,就像上一个例子那样,报纸的价格从0.3马克上涨到万马克。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社会需求量的降低,从而会影响经济发展。
货币增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那么为什么市场上的货币数量会增多?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而衡量生产物品和服务的标准则是生产率。那什么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生产率越高,所生产的东西和服务越多,人们所享受的生活质量也就越高;生产率越低,那么大多数人就必须忍受困苦的生活。而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人愿意一直忍受困苦的生活,大部分人觉得生活困苦,是因为手里没有足够的资金。
为了不让人们忍受困苦的生活以及提高生产率,于是一国政府大力发行本国货币。人们的手里有了钱,就可以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增加货币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人员的失业率,从这点来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温和的通货膨胀是被允许的,也是经济繁荣情况下所出现的,而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货币价值的持续下降,也必然引起物价的持续增长。当物价上涨到人们无法承受的水平时,货物的需求量会持续降低,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害,适度的货币刺激的确可以使经济健康增长,而过度的货币刺激则会适得其反,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