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7.6。海外不确定性增加,疫情显著拖累国内经济,在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预计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压力较大,整体经济状态趋于下降。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强调“目标导向”,部署积极的政策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学家们预计4月新增贷款.33亿元,社融总量预测2.2万亿,4月M2增速预测均值升至9.91%。
物价方面,经济学家们对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85%,PPI同比预测均值为7.6%。投资、消费和外贸数据均将低于前三个月水平,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预测均值为6.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01%。叠加去年高基数和疫情等因素,月度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4月贸易顺差公布值为.2亿美元。叠加去年高基数和疫情等因素,月度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4月贸易顺差公布值为.2亿美元。叠加去年高基数和疫情等因素,月度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4月贸易顺差公布值为.2亿美元。叠加去年高基数和疫情等因素,月度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4月贸易顺差公布值为.2亿美元。
年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他们对5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6.66,同时,他们将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由上月底的预测均值6.46下调至6.67。
CBNRI首席经济学家调研:年4月预测
*:已公布数据
一、信心指数:5月信心指数为47.6
年5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7.6。海外不确定性增加,疫情显著拖累国内经济。在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预计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压力较大,整体经济状态趋于下降。
招商银行丁安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特别是疫情影响和俄乌危机。在内部,新冠病毒传播多点散发,导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在外部,俄乌危机加剧全球经济“滞涨”压力,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面对上升的不确定性和压力,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强调“目标导向”,部署积极的政策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不动摇,意味着“稳增长”政策将迎难而上,继续加码。在消费受到疫情制约的大背景下,基建、房地产、平台经济成为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李文龙表示,年的经济形势压力要比年更加严峻。一方面是经过两年的疫情冲击,实体经济失血严重,亟待恢复,但疫情不断反复与扩大,阻止了实体经济的复苏,供应链受阻,企业关停与就业压力增加。国际方面,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端的成本压力明显加大。同时,海外供应链逐步恢复,国内产业链受阻,导致跨国供应链外迁的风险再次抬头,对中国全球产业链中心地位带来冲击,这些需要格外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中小企业的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尤为重要,优惠融资与税费减免措施对企业维持经营将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及时采取多维度措施,确保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运行稳定与安全。
二、物价:4月CPI同比预测均值为1.85%,PPI同比预测均值7.6%
经济学家们对年4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85%,较统计局公布的年3月值(1.5%)上升0.35个百分点。其中,毕马威康勇给出了最高预测值2.2%,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给出了最低预测值1.3%
4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7.6%,较统计局公布的3月值(8.3%)下降0.7个百分点。调研中,该指标的预测最高值为8%,来自毕马威康勇;最低预测值为7%,来自摩根大通朱海斌。
长江证券伍戈表示,价格方面,受全球尤其中国需求收缩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落。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见底,需求端对价格的压制或将缓解。供给端看,俄乌冲突未息,能源供应趋紧。乌克兰农作物产量预计同比减少20%~30%,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农产品供应国控制出口,农产品价格面临上行压力。受成本影响,我国下游家电、燃油等涨价仍在传导。
———————————————————
年3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4月预测(PPI):
鲁政委:1.6%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月消费增速预测均值为-5.01%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01%,较上月大幅下降(上月公布值为-3.5%)。其中,2%的最大值来自兴业证券王涵,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小值-8%。
海通证券梁中华表示,消费仍是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这一方面和疫情扰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4月消费高频指数增速在-2.6%。此外,工业生产也受到疫情短期冲击。
———————————————————
年3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4月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丁爽:-7%
———————————————————
四、工业增加值:4月增速预测均值为0.9%
经济学家们对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9%,低于上月5%的公布数值。其中,野村国际陆挺给出了最小值-1.5%,招商证券谢亚轩给出了最大值5.2%。
英大证券郑后成认为,宏观经济生产方面,疫情导致部分工业企业以及商业企业停工停产,在生产端利空宏观经济增速,体现为:3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录得5.0%,较前值下行7.80个百分点;3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录得-0.9%,较前值下行3.9个百分点,时隔18个月再次进入负值区间。
郑后成预计4月这一指标将降至3%。
———————————————————
年3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4月预测(工业增加值):
李文龙:0.6%
温彬:3%
祝宝良:-1%
———————————————————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均值为6.59%
经济学家们对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均值为6.59%,其中,招商证券谢亚轩给出了最高值8.5%,海通证券梁中华给出了最低值4.2%。
植信金融研究院连平表示,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其中基建投资增长8.0%,制造业投资增长8.0%,两者合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4.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1.6%,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0.3个百分点,其他投资贡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和复工复产的推进,民企经营状况出现好转,投资积极性会再度提升带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亦存在二季度末见底的可能,从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4月增速预测均值为-1.48%
调研结果显示,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48%。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中,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李文龙给出了最高值0.2%,海通证券梁中华给出了最低值-6.2%。
兴业银行鲁政委认为,4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进一步走弱。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销售疲软阻碍房企回笼资金。同时,集中供地下4月房地产企业其他项投资预计继续回落。近期螺纹钢、水泥库存明显回升,折射建材需求放缓。
七、外贸:4月贸易顺差公布值为.2亿美元
5月9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4月外贸数据,叠加去年高基数和疫情等因素,从月度情况来看,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这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一致。按美元计价,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为3.9%(经济学家预测均值为3.71%);进口同比增速为0.0%(经济学家预测均值为-1.99%);贸易顺差.2亿美元(预测均值.24亿美元)。
民生银行黄剑辉认为,4月PMI中的新出口订单下降5.6个百分点至41.6%,进口指数下降4.0个百分点至42.9%,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内贸和外贸吞吐量均在4月中旬出现负增长,出口集装箱和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4月均环比回落,显示进出口状况不佳。从外需来看,美国4月Markit制造业PMI回升至59.2%,显示外需整体稳健。越南4月出口同比增长30.4%,远高于上月水平,一部分订单由我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从内需来看,疫情防控压力导致复工复产受阻,产业链供应链不畅,港口船只货物积压。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低迷,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会抑制进口倾向。
八、新增贷款:4月新增贷款预测均值为.33亿元
经济学家们预计,本周将会公布的年4月新增贷款将由上月公布值(亿元)下降至.33亿元,调研中,最小值亿元来自工银国际程实,最大值亿来自英大证券郑后成。
招商证券谢亚轩表示,信贷方面,疫情对上海等核心城市的冲击仍在持续。同为受到疫情影响的深圳,3月人民币贷款增速环比下滑0.5个百分点,同比下滑3.4个百分点,影响可见一斑。鉴于上海年贷款规模略高于深圳且疫情影响时间更久,上海疫情预计将对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冲击。但与此同时,央行上海总部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对辖内企业的信贷帮扶,“金融23条”也以增加信贷投放为主要导向,综合考虑预计4月新增信贷1.4万亿元(上年同期1.47万亿元)。
九、社会融资总量:4月社融总量预测均值为2.2万亿元
调研结果显示,4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2.2万亿元,低于央行公布的上月数据(4.65万亿元)。其中,招商银行丁安华和英大证券郑后成给出了最大值3万亿元,工银国际程实和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最小值1.7万亿元。
民生银行黄剑辉表示,直接融资方面,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约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约亿元。表外融资方面,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及监管政策边际小幅松绑,表外融资将持续好转。预计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为2.2万亿元。
十、M2:4月增速预测均值为9.91%
经济学家们预计,4月M2同比增速从央行公布的3月水平(9.7%)上升至9.91%。其中,海通证券梁中华给出了最大值10.4%,招商证券谢亚轩给出了最小值9.5%。
十一、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年5月利率变化可能性极小
本次预测中,共有15位经济学家对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预测,他们均认为未来一个月内存款基准利率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其中有6位经济学家预计一年期LPR利率在月内存在下调可能,其他经济学家预计这一指标出现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同时,2位经济学家认为月内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下调,其余13位经济学家则认为这一指标不会变化。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要求:“推动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考虑到4月多家银行降低定期存款利率,5月LPR有调降的可能。
十二、汇率:年底人民币汇率预期均值为6.67
年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他们对5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6.66。同时,他们将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由上月底的预测均值6.46下调至6.67。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趋势性大幅贬值可能性较低。主因是贸易顺差保持、资本流出可控、货币政策相对克制等,以及货币当局对汇率的逆周期管理和调节工具运用。4月25日,央行公布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9%下调至8%,向市场释放约亿美元的外汇流动性,针对当前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进行适当的反向调节,有助于压降人民币近日的贬值态势,同时向单边押注人民币贬值的参与者释放清晰的政策信号,表明当局会采取相应举措,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十三、官方外汇储备:4月底公布数据为亿美元
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亿美元,降幅为2.14%。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这一数据低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均值(.77亿美元)。
民生银行温彬认为,近期,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估值变化是导致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
十四、政策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认为,未来政策应出手要快、力度要大,稳预期、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稳消费。他建议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