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高走”,小幅上涨,截至目前为止(11时),上涨了67个点,报6.。
然而,上周五,离岸人民币汇率“低开低走”,小幅下跌。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未续跌”,反而小幅上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离岸人民币汇率再次进入6.6元时代可期呢?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未来,离岸人民币汇率再次进入6.6元时代的概率很大。其一,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市场预期非常不利于美元的币值“走强”,所以,未来,离岸人民币汇率再次进入6.6元时代是可期的。
上周五,美国方面公布的12月份的个人支出月率不仅“低于”市场预期值,与前值相比,也是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还连续两个月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并且在进一步“萎缩”。
数据显示,美国12月个人支出月率为-0.2%,预期值为-0.1%,前值为-0.1%。
12月份,不单单是美国的个人支出月率数据“不理想”,美国个人收入月率数据也较为“差劲”。
数据显示,美国12月个人收入月率为0.2%,预期值为0.2%,前值为0.3%。
从数据上看,12月份,虽然美国个人收入月率与市场预期值“持平”,但是,与前值相比,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12月份,美国的个人收入,以及个人支出都在“下滑”,这极有可能会冲击美国年1月份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进一步恶化。
现如今,不光是这些疲软的美国经济数据会抑制美元的币值“走强”,美国12月份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与市场预期值“持平”,也会影响到美联储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决议。
数据显示,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为4.4%,预期值为4.4%,前值为4.7%。
大家都知道,年,美联储之所以加息7次,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的高通胀问题,其效果也是“显著”的,到了6月份的时候,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就“见顶”,随后几个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在持续下降,这也使得美联储在12月份放缓了加息力度。
然而,12月份,不论是美国方面公布的未季调CPI年率,还是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均与市场预期值“持平”,这或许会影响到美联储在年2月份进一步放缓加息力度。
年2月份,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50个基点,而不是25个基点,或者是对美国12月份的通胀数据情况“异常”不做考虑,加息25个基点,都会使得美国经济衰退的市场预期进一步升温。
由此,小编觉得,在美国经济衰退的市场预期进一步升温的背景之下,美元的币值是很难走强的,所以,未来,离岸人民币汇率再次进入6.6元时代是可期的。
其二,上周五,日本方面公布的1月份的东京CPI年率不但“高于”市场预期值,与前值相比,还增长了0.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日本1月份的东京CPI年率为4.3%,预期值为4.2%,前值为3.9%。
另外,在欧美国家通胀持续下降,货币政策“紧缩”接近尾声的情况下,日本的通胀却“节节攀升”,这非常有利于日本的经济增长,从而增强日元的币值,打压美元的币值,最终也会提振人民币的币值。
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从1月24日算起,截至1月30日14时44分,5个交易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累计下跌了个点,即美元相比对于日元贬值0.99%,近1%。
也就是说,近日,日元相对于美元在持续升值,这也会抑制美元的币值“走强”,从而提振非美货币的币值。
因此,小编觉得,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未来,离岸人民币汇率再次进入6.6元时代的概率很大。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是否与小编的观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