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当下的中国经济究竟是在通胀还是在通缩
TUhjnbcbe - 2025/2/23 10:38:00

今天聊一下通胀和通缩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啊,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说的现在是通胀啊,有人说是通缩,可以说是各执一词,争论比较激烈。刚刚,央行12年首次“特殊降息”,还有“定向降准”!

我了解下来大部分人的人是比较担心这个通胀问题啊,就担心这个钱不值钱了,包括我了解到一些身价比较高的,一些高净值人士,他们主要担心的也是财富被通胀所稀释,准确的说是被国家各种大放水给稀释,但有时候听了以后,也觉得这个世界的鸿沟,不管是财富的鸿沟或者是思维认知的鸿沟啊!真的挺大的。

当下大部分人呢,其实还在发愁这个会不会降薪啊,会不会失业的问题,而这个高净值人士呢,他在担心会不会这个被国家放水稀释,财富被稀释。他们普遍的一个想法的事就要做到每年年化8%以上的一个收益率,要跑赢国家的这种放水速度。

今天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国家的经济啊,究竟是通缩还是通胀啊?你听完以后呢,我就会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而首先的通胀和通缩这两个词啊,我觉得太学术了,我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啊给大家讲一下。

通胀的意思就是说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这就是通胀。通缩的意思是呢,这物价下跌,钱更值钱了。简单来说就是就可以这样理解。

那这里面呢?我想给大家讲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说商品。是所有的商品都在通胀吗?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部分呢,我讲一下就是CPI这个反应通胀通缩,传统经济指标他已经失效了,而是很鸡肋的指标。那当今社会其实真正的通胀并不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而体现资产价格上。

第三个部分呢,我就讲一下,我们当下所处的情况究竟是一个通胀状态还是一个通缩状态?

先说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就是我们这些年啊,所有的商品服务都在经历这种通胀嘛。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实很多的这个商品产品这些年都在经历通缩。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手机。智能手机的有变得越来越贵吗?这几十年来啊,就是手机经历了从这个功能机到智能机这种转变。手机的整个性能的变得越来越强大,还有句玩笑话,说说这个手机啊,它是很多电子产品终极杀手,把他取代了相机、取代了游戏机、取代MP3、取代了越来越多的这种原来的这些电子产品,功能的变得越来越强大,可以说你带一只手机出门啊,基本上都够了。

但是手机的价格呢,在这些年啊,就是在相比过去的他没有显著的上涨。过去90年代的时候大家知道啊,买一个大哥大要1万多元,那现在高端的智能手机也就六七千人民币。相比过去的这个价格还下降了对吧?可以看到现在的手机性能的是越来越强大,但是价格呢却没有随性的那种强大而不断地上涨,相反的,普通的手机的价格,每年还在下跌。

再比如呢,就是电视机啊,这个例子更明显。那我记得我年的时候啊,买这个70寸的电视当时需要1万多元。现在的你买一个小米的这个70英寸的那个电视,这是我最新的价格,我从淘宝上查了一下啊,只需要元。这个你看这个价格的下降有多迅猛啊。这个是个什么现象呢?这个就是典型的钱啊,越来越值钱了,而是典型一个通俗现象。

那我这里呀,举手机和电视这两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能用就是一根筋地不是单一思维角度考虑这个通胀和通缩问题,很多时候呢其实通胀和通缩啊他是供存的,要理解背后其中的这个驱动因素。像手机和电视这两个例子呢,其实就是典型的这受益于技术进步啊,尤其是这个摩尔定律带来的好处。

摩尔定律大家知道啊,他就是说晶体管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外也将提升一倍。简单理解就是说花同样的钱啊,每隔18到24个月你就可以享受增加一倍的那种性能。这个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它带来的好处呢,其实就是一个通缩的效应啊,就是东西越来越便宜了,性能越来越强大了钱呢越来越值钱了。好是手机和电视机啊。

还有一个就是汽车也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汽车站也知道这是除了房地产行业以外第二大的一个产业。它受益于技术的进步,而整个汽车的性能越来越好啊,但是价格这十几年来并没有怎么上涨啊,我记得90年代的时候一辆夏利车都要十多万,放到现在的十几万你可以买性能比夏利车啊,不知道强大多少倍的汽车。还有很多的这个豪车的品牌啊,像奥迪,宝马,奔驰啊这些品牌,这些车在国产化以后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便宜。

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通胀这一现象也没有体现在汽车上,并没有说随着货币量的增多啊,央行多年的放水而导致汽车价格的水涨船高,好了,这上面给大家举了三个例子啊,就是手机电视和汽车啊,因为都比较贴近于生活,大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而本质上都受益于技术进步和产能的扩张,虽然货币量这些年增加了很多倍啊,但是并没有出现我们平时所说的这种通胀问题。货币在他们身上的真实体现反而是一种通缩的效应,也就是钱越来越值钱了。

好,接下来呢,再给大家这个拔高一点啊,就是讲一下关于中国世界工厂啊,像是全球通输出通缩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啊,之前也听说过。那中国的就是世界工厂向全球提供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啊,我们这里先不谈他背后那种环境破坏啊,这个低的劳工成本啊,然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又中国世界工厂这件事本身的它本质呢,其实就是向海外输出一种通缩的效应。就是海外的老百姓,他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之前呢我们聊过全球产业链,这个重构会拖钩这件事情,他其实这个本质的是最后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一件事啊,因为中国世界工厂它一方面没了订单,对海外来说呢,他一下子如果找不到替代的工厂或者产业集群,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海外就会经历一个严重的就是通胀效应物美价廉的商品他在他一下就找不到,买不到。海外的老百姓得花更多的代价才能买到相同的商品,这是会产生一个就是通胀问题,而且甚至有可能是大幅的通胀。

那大家都知道欧美国家呢,很多老百姓看来就是大幅度通胀,他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他还记得这个年年中的时候啊,19年当时中美贸易战过程中,特朗普针对这个其中亿商品它延迟了延迟到了圣诞节以后才加征关税。就是考虑到圣诞节啊,美国老百姓采购商品希望能够保持物价的稳定,不要出现大幅的涨价。

我们再回到这个通胀和通缩这件事儿上,我们来讲第二部分。它主要体现在资产价格上。就是为什么我说CPI是一个鸡肋指标,尤其是这十年来看一下,其实这十年不管是欧美还是中国通胀呢,其实并不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它主要体现在资产价格上,在美国主要就体现在股票价格上和金融产品的价格上。

在中国的主要就体现了房子身上,房地产土地这块。那当然想想是不是,就真正给你带来,这个通胀恐惧的是这个吃饭问题吗?是这个蔬菜问题吗?是买衣服吗?还是这个买电子产品甚至汽车。恐怕都不是,真正能给这个就给人带来通胀恐惧的,也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这种信念和这种恐惧感觉没别的。其实就是核心就是房子房地产。

好,我们大家再来看一下这个CPI它包括哪些,那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出来,CPI主要包括这八大项,前面大家可以看,第一大项就是:食品烟酒28%。第二大项主要是:居住,这里面主要是房屋租赁的这个价格,他不只购买房产的价格,他只是房屋租赁这一块也20%。第三块的是:教育文化娱乐14%,第四块就交通和通信10%,然后后面的再看医疗保健衣着这些总共能百分之百构成。

那CPI可以看到这些年,其实平常的涨幅他也就在2%,3%左右也就是去年因为这个非洲猪瘟还有环保的问题,死了太多的猪,或者关停了很多养殖户,导致了猪肉价格的剧烈上的。把这个CPI推高到了就5%左右。最近几个月。大家可以看到,三月份最新出来的这个CPI数据又降了下去,然后又降到了4.3%,其中这个4.3%里面啊,这个大部分的构成都是因为猪肉上价格上涨,带来的这种CPI的高涨。

那好,现在CPI的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给老百姓看了一个东西,它的内涵了已经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比如说购房的这种成本,教育的成本,医疗的成本。其实这些的才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压力比较重的负担比较重或者实在实实在在感到通胀的地方。

这些大头,要么就是没有统计在CPI中,要么就是权重了占比太小。所以CPI这个指标,早就变成一个鸡肋指标,垃圾指标。

实际上,事实而中国央行的这个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早就不以CPI变化为基础,就算你CPI超过了5%。就比如说这几个月啊,他也不会加息,央行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的这种债务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债务压力以及房地产会不会因为加息而崩溃的问题。

好,最后我们再来讲一下,当下这个经济情况,我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如果要说实话呢,这个状态其实挺糟糕的啊,可以说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海。绝大部分的商品,它其实处在一个通缩的状态,你比如说这些手机啊,汽车啊。这个很多的商品,衣服啊,方方面面都处于通缩的状态,而关乎民生的那一部分产品却在通胀啊,你比如说是一些粮食,有些这个医用的物资,都在上涨啊。

再说直白点就是绝大部分产业其实在萧条,而工人在降薪失业,赚不到钱而关乎民生的这些食品,居住啊,教育啊,医疗啊,这些刚性需求了却依然很贵。也就是绝大部分商品面临的是销量下跌,价格下降,甚至呢,有些东西就算你降价你都卖不出去,这是典型的通缩状态。

再加上整个经济体的债务负担很沉重,加剧的这些产业的这个现金流压力。而这些产业部门和个人呢,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因为这个需求很孱弱,又赚不到现金流,赚不到钱。所有反过来加剧的那种债务的这种压力。

在这里我给大家再拓展一下,就是有一个欧文费雪的这个债务通缩理论,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在去看细节。

我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这个这个理论其实就是解释年啊,这个大萧条的一个经典理论,大致就是说呢,高债务负担他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呢,现金流他不足以覆盖债务的利息,而此时的企业和个体啊,他就不得不低价出售资产来清偿债务。但是因为债务呢又是刚性的,就是绝对数额还是不变,而资产在这种通缩环境下它会大幅贬值,让它实际的负债率反而会增高,就是你越还这个债啊,你的负债率反而越高。债务负担的反而会更加沉重。虽说这样。当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这个字理论。再仔细看一看

那各国央行现在的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啊?

各国央行都在大方啊,美联储和中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目的呢,就是阻断这种债务,通缩了这种恶性循环。但目前看的是暂时阻断,金融市场的也暂时稳定下来。但是我们现在实业呢?大家可以感受到正在遭受这种凄风苦雨。

接下来的要密切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下的中国经济究竟是在通胀还是在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