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收盘跌点至7.,创25日以来新低。截至北京时间当日18:3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3,报7.。
虽然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仍存,不过,空头对进一步做空人民币有所忌惮。野村外汇策略师CraigChan近期表示:“对美元/人民币继续向上的确信度有所下降(从之前5分中的5分,目前降至3分),仍维持11月底7.5的目标,暂时不会进一步调贬人民币的预测。”原因主要在于,全球各国央行都开始进场干预汇市、托举本币。人民币在26日大幅贬值之际,暴力拉升近点,这也令空头担心后续可能出现的央行操作。此外,本周四(11月3日)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空头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可能释放关于放缓加息的信号。
银行手中的美元仍构成威慑
近两周以来,全球投资者突然交易起了“美联储暂停”(FedPause),即赌美联储年底或放缓加息速度甚至暂缓加息,美元指数持续回落。目前美元指数从前高附近回落到。一度跌破7.3的在岸人民币在10月26日暴力拉升千余点,夜盘更最高涨至7.。离岸人民币最高涨至7.,较上一交易日涨超点。
“当日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已经接近年‘8·11汇改’时人民币单日下跌的幅度,这跟美元走弱、欧元助攻,以及中国央行释放的稳定信号等都有关。”某股份行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这种可能出现的“突变”仍对人民币空头构成威胁。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表示,尽管自年1月以来有大量外汇流入,但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变化。“据我们的估计,自年1月以来,大量外汇实际上流入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累计持有约亿美元的外汇。”在他看来,由于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仅略高于3万亿美元(3.03万亿美元)的最低水平,外管局因而不太可能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但商业银行手中大量的外汇仍是潜在的“弹药”,在必要之时,国有商业银行亦可能进场支撑人民币。
陆挺表示,从年1月到年9月,中国境内的银行外汇存款、外汇贷款、从客户净买入外汇和自身业务净流入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因此,非现金外汇净流入约为亿美元。由于央行在此期间仅从银行净买入了亿美元,银行累计持有的外汇约为亿美元。
“不论是否采取实际行动,但这对空头而言仍是一种潜在的威慑(商业银行抛出美元、购入人民币),毕竟近期日本、印度等国央行都已经开始进场干预汇市。”上述交易员表示。
为阻止日元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日本在10月份动用了6.3万亿日元(约合.2亿美元)进行外汇干预,这不仅比9月动用的规模要高一倍多,还刷新了历史纪录。
日本财务省于10月31日向外界公布了上述数据,数据起止时间为9月29日至10月27日。投资机构NLIResearchInstitute驻东京高级经济学家TsuyoshiUeno在数据公布之前表示:“7.5万亿日元左右的数字不会令人吃惊。”
而继宣布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维稳汇率后,中国央行、外汇局上周二(10月25日)再度发声维稳,称要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监管层如何看待美元/人民币汇率的合意水平,即CFETS人民币一篮子指数要在什么样的水平才被视为稳定。”CraigChan分析称,中国央行上一次(10月11日)公开表示,人民币对中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货币走强。从10月11日至25日,人民币CFETS指数下跌2.3%(年化速度约为45%),但10月26日人民币暴力拉升时,人民币CFETS指数仍下跌约1.4%。
短期贬值压力仍存
多数机构认为,短期人民币可能仍存在贬值压力,这也是如韩元、日元等亚洲货币共同面临的压力,毕竟美联储加息仍远未结束。上述两大货币一年以来的贬值幅度分别超过了20%和30%。
“尽管中国的商业银行外汇持有量大幅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的下行压力很小。未来几个月,外需走弱、疫情形势和房地产不确定性仍可能将对人民币构成压力。然而,市场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