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到超市也许都能找到答案,食用油价格比前两年上涨了近一倍,水果买不起,门前小吃包子早点,价格不菲,是否感觉到人民币的贬值,通货开始膨胀起来?这几年的物价一直在上涨,尤其是春节过后到现在,物价水平更是水涨船高。但菜市场猪肉价格仍是近几年新低,与2年前相比,腰斩的幅度几乎是原来的两倍。难道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吗?那么,物价究竟是不是通胀?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公布2月宏观经济数据,2月新增贷款1.8万余亿元,远远高于预期的M2广义流通货币余额为万亿,环比涨幅较1月有所上升,同样高企的预期是存贷款领域都有显著的涨幅,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经济大环境的回暖,投资和其他项目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增长1%,食品类价格特别上涨了2.6%,消费品价格增长1.2%,服务类价格增长0.6%,1-2月与去年相比,总体上平均增长1.5%,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CPI增长率几乎年年高于预期,过去2年中出现了下降,总体上接近1%。这说明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这个通胀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从宏观上看,很好,只能说,物价上涨已经开始趋缓了,但经过十年的攀升,现在物价涨到百姓认可临界点。
粮油米面、果蔬、调料小吃、牛奶白酒,人们细加推敲,与多年前曾相比,5升装一桶食用油由均价三四十售至现在的六七十,一袋牛奶的价格由原来的一元多涨至将近三元,五粮液这样的高中端白酒,由原来挂价余元,上涨到目前左右,不少水果更成为奢侈品,如今,许多人甚至不可能实现苹果的自由,且不说草莓樱桃等。
但另一些人也找到了,现在菜市场猪肉价格反而在畸低,与去年年初比较,近30元,现在才十元出头,步入去年下半年后,持续走低,事实上,猪肉价格下跌是一个独立一个个案,现行猪肉价格不代表所有物价衡量标准,由于供求关系,此前肉价已经连续2年处于高位,造成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出栏量现在已经到了最高峰,养殖供应居高不下,供大于求,以致有下跌行情,市场生意常态。
进而囿于当前物价上涨,粮食成本上升,养猪场成本上升,持续地位肉价再高,也不可能获得良好盈利,养猪的积极性受挫,在库存存栏量下降的同时,按照市场规律,不必等待太久,猪肉价格必将反弹。
为什么1-2月比往年同比CPI指数仍有所回落?这是因为去年的人民币升值,现在又是印钞时代,印钞速度越来越快。尽管印钞机仍不断地发出轰鸣声,但CPI指数的增长速度正在减缓,由此可知,今年通货膨胀率有所回落,为什么广印货币并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物价飞涨和通货膨胀,表示钞票不一定流入市场,更不会流进百姓的荷包,消费不升反降,戴了三年的口罩,富人们无消费需求,穷人没能力消费就不会消费,经济运行趋缓,通胀不会起。
老百姓收入没有提高,还是收入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长期存在,贫富差距拉大了,消费是不可能的,经济不可能恢复,大宗商品跟汽车、房地产差不多,不能去化,印多少,就会造成人们实际生活水平屡屡降低,恶劣的经济大环境,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就是如今网络上的一个段子吗:
要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状况,就是如此,陷入无解死循环中,上游原料碳酸锂矿正在等待电池厂的订单,动力电池厂正在等待主机厂的收购,主机厂正在狂减价格,以吸引消费者选购,而且消费者资金早在去年就被套新能源行业基金股票亏得一塌糊涂,谈什么消费呢?
当今的国际形势发生了突变、俄乌矛盾、台海纠纷、银行倒闭等,中美两国相互抑制的博弈,早晚都会发生地区摩擦冲突,老百姓手里还不如能准备点钱,以保值为佳,如黄金之类,盲目消费是不足取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时代,诸多矛盾触手可及,人的内心浮躁、戾气弥漫,失业率上升和就业困难,经济运行面临相当大的压力,要乐观小心,努力就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