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周冠南等应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央行可
TUhjnbcbe - 2025/6/12 1:19:00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题:应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央行可以出什么牌?

作者周冠南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组组长、首席分析师

梁伟超华创证券高级分析师

随着近期美联储紧缩表态加码,中美利差出现倒挂,人民币退出与美元的“同涨”区间,贬值压力显现。若后续贬值压力持续,央行可以作何应对?目前的汇率管理工具箱有哪些储备?我们从年中美货币政策背离背景下的人民币贬值周期中,寻找线索,讨论后续央行汇率管理的政策空间。

从汇率变动来看,始于年初开始的贬值周期的核心关键词是中美贸易摩擦,叠加4月后国内进入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提速,期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快速上行。为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顺周期影响,央行使用的汇率管理工具主要包括逆周期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资本流动管理、掉期市场干预、央行票据、口头干预等六大类。

在政策工具密集出台的年8月至10月期间,单边贬值的市场预期得到控制,汇率阶段性拐点出现。可见,央行调控工具的密集出台,明显阻止单边预期出现自我强化,有效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

随着人民币升至预期逐渐明朗化,年10月起,汇率逆周期调控工具逐渐退出。年10月,即期汇率回升到6.7附近的波动区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降至0,“逆周期因子”逐渐淡出使用。同时,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放松,鼓励资金“走出去”。年1月,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回前期水平。多措并举之下,汇率逐渐收敛于6.3-6.4的低位区间窄幅波动。

当前,央行汇率管理工具箱,多数处于前期贬值周期结束后的退出状态,人民币再次进入贬值周期后可能“激活”。

一则,逆周期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在年以来的升值周期中首先退出。逆周期因子、外汇风险准备金作为目前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核心手段,往往是最先使用,并最先退出,政策信号的指引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冠南等应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央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