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金融危机之后,总会有一批人富起来,而穷人的财富依然没有任何的起色,这到底是为什么?
金融危机用股市的话来讲,就是过度恐慌和过度低估,而所谓的金融危机都是流动性和信心的双重危机,增加了内外部危机同时共振,此时作为普通人恐慌是常人的思维和行为,从而引发了挤兑和抛售资产自保或者偿债,从而导致了危机持续生化和过度恐慌和过度低估继续深化,往往这样的循环持续的时间非常久,就像美国的世代金融危机一样,持续很长时间。
以美国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为例,就出现了过度的恐慌,股市暴跌纳斯达克指数一天跌超过了点,持续暴跌,而希腊则出现了挤兑现象,所有人都去银行取现金,导致每人限额一天只能去取欧元。
因而,我们不得不反思:金融危机为什么能让少部分人财富得到快速的积累,而大部分的人还是依然穷的稳定?
有经济学家指点,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再分配,很多人对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如果我们从全球发生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来看,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其中在发生金融危机时,石油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会出现相同的端倪,而认知其中必然的经济规律,我们然后把握一些机会,实现不了大富,但是也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谈一谈经济危机中,我们如何把握财富?
01货币超发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
在去年疫情期间美联储的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和推出来的经济刺激政策都是大水漫灌式的货币超发,而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也都是靠印钞解决问题,几手经济危机的本质其实也有着相同的逻辑,当市场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贷款增多,资产价格过高的时候,1%的人掌握着市场上99%的财富,这些人开始观望市场。
一旦这些人大部分开始持币,抛售资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就会大幅度的缩减,资产泡沫就无法再支撑,一旦这个临界点出现,资产价格就容易面临崩盘,这就是我们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每个人都潜意识的认识到要握紧手里面的现金流,“该花的钱花,不该花的钱一定不花”。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现金为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也为了稳住货币,国家就必须要干一件事,这便是印钞票,印钞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好处:
一,货币多了,自然有资金去购买资产,维持资产价格的环境。二,货币增发,富人开始恐慌,因为手中的现金开始大量贬值,迫使他们被动开始资产配置。几乎所有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是以大量印钞刺激经济而终结。
02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有人讲,全球的金融危机由于强外汇的严格管制,全球的金融危机本质上对我们国家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以美元为霸权为主的货币交易体系中,只要美元是国际主流货币,相关的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交易和石油交易都是用于美元为结算单位的,美元的霸主地位无法撼动,但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还欧洲发生次贷危机或经济危机就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很严重的冲击吗?
我们要分析一下我国的GDP构成主要是,以“出口、外贸、消费”为三架马车,且我国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物资和矿产资源都能够自给自足,并且随着我国近几年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战略,我国在科技,消费,制造业等方面都已达到了自主研发、自给自足的基本国情,但如果回头纵观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
的确,年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到全球,从而冲击我国的市场。美国当时推出了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而这部分美元是以美国国债形式让全球买单,美元作为全球主流货币和美元的霸权,即为美国推出来的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都是在转嫁金融风险,让其他国家买单,因此美元的霸权就会还能维持多久,美国政府的信誉度还能在国际市场上维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美元的持续走弱,对于美国的外贸市场影响不小。
而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与年的情况有些类似,美国在货币政策上放的水,他们从来不愿意买单,因此开始拉动内需,应对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的钱早已看透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泡沫”,提前开始避险,大量资金看似外逃。而如今翻开年的A股市场走势,我们仍看得出从年初的多点一路跌到了多点,A股市场直接跌去了三分之二。
拉动内需没有错,但拉动内需不是一蹴而就的,光靠政府引导和银行应钱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在年以后,美国政府又经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量的货币入市必然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通货膨胀,钱开始变得不值钱,为了消除大量货币投入,市场减少引起的通胀效应,同时满足拉动内需市场,开始进一步鼓励房地产开发房地产。
开发不论是从土地财政出发,还是从拉动内需出发都是可以大量吸收市场上流出来的货币,有效减少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开发商开始买地,向银行贷款,建筑工地到钢筋水泥,从室内装潢到家电采购,一整条供应链上,企业员工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们如今也还可以看到房地产的产业链最强,刺激的效果最好,但结果就是物价相对温和增长,而房地产就在蹭蹭往上长。
尽管如此,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速还是开始逐渐放缓,从两位数开始回落到如今的6%左右,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货币增速上来看,影响了我国GDP增速。
03金融危机背后的财富。
有人说,风险与机遇并存。
在资本主义市场上,没有风险就赚不了钱,有风险但并不一定赚钱,如果我们能够看懂金融危机背后潜藏的是大量的造福机会,而货币超发背后竟是一场财富的再次分配。
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美国在大量印钞的同时,美国富人的数量在增加并且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越来越穷,金融危机过后,富人想尽办法千方百计要把超发部分的货币装进自己的口袋,而穷人没有产业、没有能力去虫市场中剥夺更多的钱。
钱是央行印出来的,投放进入市场的渠道必然是从银行,而银行的钱投入到市场最直接的就是放贷。金融危机过后,富人急着去银行贷款,穷人急着去银行存款,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为什么大部分人在危机过后越来越富,而穷人越来越穷,我们想要抓住财富再分配的机遇,就要明白新一轮的钱最终流向了哪里?
如果你有很好的朋友在银行或者证券公司上班,我们不妨向他们讨论一些最简单的金融学和经济逻辑学,问一问贷款的钱去了哪里?如果我们能够看得出在金融危机当中大量的财富流向哪里?我们也就可以简单地得出下一轮社会阶层将会如何划分。
但如果从宏观角度来讲,银行的钱肯定会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或是实体经济或是小微企业贷款等。
银行的钱大概会流向哪几个领域?
一,通过税务政策,我们可以看到减税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发钱,政策利好的行业也将会是热钱的集中走向。二,消费升级,钱必然会流向这个领域。所有的消费升级背后本质上在金融危机过后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如在年之后,我国的高端手机、高端白酒等等走进了消费者的眼中,这就是货币超发导致的消费升级。正如,如今的房价一样,你没有钱买房,但并不代表别人没有钱,如果再来一次金融危机,大量的富人再次掌握更多的财富,而他们利用手中的资金优势会逐步抬高房价,面对穷人看着上涨的房价也只能是处在观望状态,无能为力。
有人讲,富人的优势是信息更透明,更容易观察到钱的流向,及时地参与进去,而穷人一定是慢半拍,甚至都还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雾霾,更别提能够抓住任何的机会?
04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办?
无论对于什么样的金融危机,我们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次可以实现社会阶层分化的工具,它的出现可以实现财富跃迁,但前提条件是我们要懂得把握机会,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是用自己的时间换钱,有些人是用自己的钱去换别人的时间,前者可以成为打工人,后者可以成为企业家。
我们要想赚取更多的财富就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不要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劳动薪酬,我们要想着用自己的时间如何去换取别人更多的时间,因此每一次金融危机到来之时,都是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而我们能不能得到,就看我们的消息零不灵通,我们的认知水平能否达到?
而如今,面对北上广的高房价,我们很多人都“望梅止渴”,我们有时候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买不到房呢?
如果在今天没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幸福生活下,没有想迎来下一次人生的财富跃迁或社会变迁,那我们就首先要积累资本,在机会面前,要有钱,小钱能变大钱,大钱能变更大的钱,如果连小钱都没有,连发家致富的资本都没有,那我们又怎能换取更多的财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