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忠云、符旸、王玉茜(董忠云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摘要
六大信号显示A股望迎复苏牛:
信号1:疫情达峰或早于预期,经济有望加速修复。12月22日,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张文宏预计上海一周内就将达到感染峰值。结合我们观察到的其他信息综合判断,本轮疫情感染达峰时间可能快于此前预期,从而缩短了疫情对经济的抑制时间,经济复苏有望更早到来。随着民众对感染的担心减弱,近期出行方面已有好转迹象。经济有望加速修复,为A股上行形成支撑。
信号2:美联储加息或将放缓,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涌入。随着美国通胀数据的进一步回落,以及经济衰退风险的逐步显现,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早于预期,逐步计价美联储转鸽将是明年资本市场的重要主线,外部流动性环境对风险资产将逐步从压制转向利好。同时,明年美国经济大概率继续走弱,而我国复苏确定性较高,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将推动全球比价视野下人民币资产配置吸引力增强,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支撑A股上行。
信号3:近期监管部门加大对机构投资股票市场的支持力度。目前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刚刚起步,预计明年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长期来看个人养老金对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规模或将达到万亿级别。此外,险资不断增大权益资产配置也有望为A股提供重要的长线增量资金。在监管部门对机构投资股票加大支持的背景下,机构增量资金有望对A股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市场情绪或将加速修复。
信号4:较宽松的宏观流动性环境利好股市反弹。短期来看,为维持年末流动性平稳,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加大逆回购操作。当前SHIBOR利率及DR利率等货币市场利率明显低于逆回购招标利率,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中期来看,明年国内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或将明显降低,国内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为支持经济复苏,预计央行将继续降准降息及使用结构性工具进行定向流动性输送,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甚至进一步宽松,对股市形成利好。
信号5:资金面有望持续改善,存量博弈僵局或被打破。根据渠道调研,最近较多基金经理感染新冠,机构投资者操盘手“阳康”后资金操作或将更加活跃。偏股型基金发行端近期已出现改善,11月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新发行份额较10月增长31.53%,12月偏股型基金发行份额也有望继续增加。根据过去五年历史数据统计,公募基金仓位触底后上证指数此后多随基金加仓出现反弹。目前,配置相对较为灵活的私募基金仓位已出现回升,公募基金仓位已降至低位,后续有望反弹。综上,资金存量博弈僵局有望被打破,形成市场上行动力。
信号6:估值已调整到位,配置性价比已显现。横向来看当前股市相对债市吸引力较大,上证指数、沪深ERP已进入十年内极值区间,创业板指、科创50ERP已突破近十年正一倍标准差。纵向观察过去十年数据,主要指数及大部分行业估值已调整至历史较低区间。市场整体估值已调整至低位,配置性价比已现。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目前A股估值均具有吸引力,当前位置介入机会大于风险。
投资建议:
预计市场有望迎来复苏牛,我们对后市坚定看多,当前时点A股机会大于风险。具体到行业配置方面,可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未来投资机会。居民消费、新旧基建、制造业升级等将是明年政策提振内需的重要领域,相关政策利好有望不断落地。“安全”与“科技”相辅相成将是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从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看,利好军工、双碳、信息安全、生物技术等赛道。房地产领域集中度大概率将进一步提升,龙头房企将从中受益。“政策底”已过,市场对已互联网上市平台企业的业绩和估值预期有望进一步修复。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育儿产品消费升级、婴幼儿托育、医疗健康、休闲娱乐等领域均有望享受政策红利。
本周市场回顾
本周市场表现较弱,各大宽基指数继续下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上证50,沪深,中证,中证分别下跌3.85%,3.94%,3.69%,5.93%,2.69%,3.19%,5.10%,5.50%。行业风格上,本周各风格指数均出现下跌,其中周期风格跌幅最大,达5.37%。分行业来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均下跌,其中美容护理,传媒,社会服务跌幅较小,分别下跌0.20%,0.61%,0.76%;电力设备,电子,建筑装饰跌幅较大,分别下跌6.03%,5.86%,5.84%。市场情绪方面,本周市场活跃度继续走弱,日均成交额为.69亿元,较上周减少了.91亿元。估值方面,截至12月23日,A股整体市盈率为16.50倍,较上周下降3.91%。本周北向资金连续第七周保持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43.53亿元。
正文
我们认为A股“阳康”或早于预期,市场有望迎来复苏牛,理由如下:
一、疫情达峰或早于预期,经济有望加速修复
感染达峰或早于市场预期,我国或将更快步入群体免疫状态,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有望快速消退。12月7日疫情优化防控新十条落地后,疫后复苏情况为近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