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全球疫情不断反复,为了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启了疯狂印钞之路。原本的设想是印出来的钞票会流入实体经济,如此一来实体经济会重新振作起来。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人们并没有选择消费,而是把这些钱放进了资本市场。没有了消费支撑的实体经济开始萎靡不振,造成了各类商品价格蹭蹭地往上涨,全球膨胀严重,资产也面临严重贬值。这种情况下,未来两年有四件事千万不要做。
一、通胀下的资产贬值
疫情爆发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之下,与人们日常相关的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最先出现了涨价的情况。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那些长期依赖大宗商品进口的国家,国内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比如说巴西、土耳其等国家。
那有人就有疑问了,作为西方国家的两个扛把子美国、英国,它们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比经济实力弱的国家要好一些吧?确实家大业大要好一点,但是通货膨胀率还是很高。
相关数据表明,美国年6月份的通胀率高达9.1,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约63%的美国家庭表示,通货膨胀对他们的财务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英国相较美国通胀率还要高,在今年7月份达到了10.1%。
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到3%之间,与全球通胀率高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球各国都在疯狂加息,以缓解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威胁。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连续降息,从而促使资金流入实体市场,从而盘活实体经济。
除此之外,受到国际输入性膨胀的侵袭,我国国内的物价也出现了普遍上涨。其中人们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一路上涨妥妥加不起的汽油,一袋难求撒不起的化肥等等。随着基础能源的涨价,水果、蔬菜、肉类、日用百货也开始不断上涨。
物价上涨按道理来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也会随之上涨。然而我国的房地产却从年开始不断下滑。如今我国平均房价从年的元一平方降到了如今的元一平方,房价下跌高达10%以上。
我国民众70%的资金基本上都在房产上,要想稳定经济,房地产泡沫不能任由其发展。如今房价下跌,这样的结果是我国在不断地挤房地产泡沫的过程,房住不炒以及众多金融政策的出台,都是在变相的降低房地产的金融风险。
在全球通胀的大环境下,各国都相继出台了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此一来势必会增加全球的资产泡沫。我们就拿美国为例,截止目前,美国已经连续加息了6次,加息的力度也是空前的高。这样一来,分散在各个国家的资金就会回流到美国,造成其他国家资产贬值。
二、谨记,四件事千万不能做
未来货币贬值将是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各行各业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普通老百姓挣钱越来越不容易。为了让资产少贬值一些,以下这四件事千万不要做。
1.盲目投资房产
中国房地产已经发展了近50年的光景,地产大佬王健林不止一次表示,一个国家房地产的周期不过50年。通过这么多年的沉淀,中国房地产积累了不计其数的资产。前些年,由于众多炒房客入局,中国房地产迎来了持续大涨,很多人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并不符合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为了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国家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促使房地产向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如果现在还想通过投资房产来规避资产贬值不可取。
2.冒险创业
每个年轻人都想通过创业获得人生财富,但是当今这个时代,留给年轻人的创业机会其实并不多。人口的红利已经不在了,想通过信息差赚钱越来越难,毕竟一部手机能找到目标产品并且还不重样。产品的内卷极其严重,利润也被压缩到很低的水平。
3.盲目炒股
随着各国不断加息,股票作为一种金融风险极大的产品,明显不占优势。在全球通胀的大环境下,如果各国的货币政策持续收缩,那么很多人的资金收益一定会面临巨大的缩水,所谓的牛市斗志建立在实体经济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之下。
4.大量举债
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人们挣钱将会越来越难。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家要尽量避免超前消费,贷款消费等行为。避免窟窿越来越大,资不抵债。
小结
今明两年,全球范围都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各国的货币政策都在相应地收紧,我国对房地产市场也有了一定的措施。大家一定要谨防资金贬值,不要投资房地产,冒险创业,盲目炒股,到处举债。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