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货膨胀,是一个国家为单位计算的,货币价格偏离商品实际固定价值的表现。自从人类纸币社会多年以来,通胀缩,成为全球社会金融“皮肤病”,影响整个社会经济、金融、管理及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的一切方面的一切过程。还从根本上颠覆了整个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价格与价值概念区别,价值是商品固定财富数量,而价格是货币表示的价值。
由于通胀,社会名义纸币数量商品的价值量,货币购买商品能力降低,价值贬值。这时,市场上商品价格价值。通缩时,与通胀情况完全相反。只有没有通胀缩时,才有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
商品价格价值之间,有比例关系,又不相等。
那么,如何将价格换算为价值,就需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通胀缩率计算公式。
但是,由于缺少商品客观价值公理,现行大学的《金融学》《经济学》中,还一直使用错误公式,使之无法正确将价格换算为客观价值,全球通胀通缩问题,一直是世界“之难”,作为教材,误人子弟是显然的了。
根据通胀定义:是整个国家的名义纸币脱离社会财富固定数量的价值量表现,反映商品纸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故有:
通胀缩率=(社会名义货币量/价值量-1)ⅹ%
为正数,通胀,为负数,通缩。为零,不胀不缩。
社会名义货币量=全部纸币+全部电子币+现存全部实物商品(折旧后)价格
但是,现行《经济学》《金融学》上及媒体公布的通胀率计算公式为:
通胀率=(现期价格-基期价格)/基期价格X%。
问题1,
价格本身是通胀的,用价格计算胀,不当。
2,基期从哪开始?时间无限,基期无限个,这样,同样现期价格,有无限个通胀,哪个为准?
由于找不到从价格到价值的正确的通胀缩换算公式,导致整个世界的价格无法换算为价值,人们每天眼睁睁地看着商品价格,也不知道它的真实确定的数量的价值,形成全球一千多年的“影子”经济社会,一个空中楼阁的经济社会。
关于通胀详细计算公式整套理论,详见“新休系”《高等金融学》《高等微观经济学》详细介绍。
为此,需要人类社会,使用这一换算公式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总价值核算”的计算机自动化价值管理系统,根治通胀缩,还原人类一千年前的实物货币的价值保值功能,并且不用随身携带黄金。
操作上:
第一,国家统计局,必须按“国民经济全面价值核算体系”下的“计算机自动化价值管理系统”,对全国商品进行全面实时价值的记录、核算、显示及预测。央行根据这一系统的实时信息,实时减增发纸币及电子币,使纸币+电子币+社会实物商品价格的名义货币,实时与社会财富价值量,保持1:1的一一对应关系,即把纸币及电子币的货币总量回归“实物”货币的价值“保值”功能上。
第二,去现行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专业中一切现行公式,使用“价值经济管理学新体系”整套理论内容,进行教学和价值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