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TUhjnbcbe - 2025/7/25 18:15:00

刚刚公布的7月份经济指标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不及市场预期,而市场预期为11.2%。由于遭遇百年一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后恢复的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许多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很大。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产业结构转型的缓慢。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简而言之,当流通货币大于有效经济总量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表现形式则为市面商品总体价格上涨。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有可能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即货币发行过多或流通性过剩,货币过多必然导致货币贬值。

二是需要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超过总供给,使得物价水平上涨。

三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即在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供给方面的成本(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上升)增加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四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即由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这一般是由于技术进步快进而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快的部门,其工资增长自然很快,而落后部门或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可能快的部门,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其劳动者的工资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推动落后部门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以上四种通货膨胀中,结构性通货膨胀应该是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在处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当前通货膨胀的表现集中体现在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上,原因在于,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许多企业停止了养殖业务,而今年突发疫情导致一些从事养殖生产型企业和许多散养个体户倒闭,导致出现猪肉供给下滑。而鸡蛋价格上涨则是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的消费转移。由于市场存在大量货币,需求并没有减少,于是就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首先,采取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短期货币总供给,并通过财政政策工具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其次,通过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最后,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内外所有经济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0.。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表明,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

具体分析,贫富差距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富差距破坏了人们的正常价值观。穷人认为,自己贫穷都是社会的责任,因此对社会充满仇恨,对富人甚至中产充满恶意。而富人和中产则认为,我们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获得了今天的财富,社会给了大家同等机会,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你们自己不努力所造成的结果。

二、社会阶层的固化。现在中国的社会阶层日趋固化,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指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主家庭出身的人进入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比例是总体结构中比例的6倍(15.4%/2.6%),而农民家庭出身的人进入上述结构的比例只是其总体结构中比例的2/3(46.2/72.9)。

三、贫富差距直接影响到了,当前国家以内循环为主的促进经济发展计划,因为大部分低收入家庭根本就没有消费能力。

四、贫富差距导致破坏社会秩序。由于社会阶层的固化,一个人出身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基本上就已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一个人的发展、前途要靠“拼爹”,哪里还能体现出什么公平竞争?

五、贫富差距导致社会收入结构分布不合理。我国目前的人口收入结构分布形状犹如金字塔,塔尖是最有钱的富豪,按收入多少向下以此类推,塔最底端就是最贫穷的穷人。

目前在中国,10%的人占有了47.5%的社会财富,而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才仅仅2亿多人。基尼系数表明,我国贫富差距还很大。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不利的。

总之,要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和文明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努力逐步缩小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加中产阶级群体的数量。

三、产业转型的缓慢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所以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现阶段产业结构转型面临以下难点:

首先,是我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协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尽管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能够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但在短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升级肯定会冲击国民经济的平稳进行,即会在一段时期之内影响甚至是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

因此,如何兼顾全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地区GDP的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协调地区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发展等,继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不误,将直接考验我国产业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其次,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协调与就业的关系。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安置就业的任务特别繁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已达到9.2亿,且大多数劳动力教育水平为初中或以下,与美国相比,我国劳动力总量约为美国的5倍。

第三,是我国加工制造业内部的关键环节薄弱,缺乏转型升级的技术基础。按照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加工制造业内的环节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其中产品的研发、设计,精密加工,品牌、营销与供应链管理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与信息密集环节,而生产、加工、组装则是高能耗、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环节。

目前国内加工制造业产业选择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组装等环节,产品的研发、设计、精密加工、品牌、营销与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发展严重不足。

综上,只有将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上,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利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不断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在改革创新中去逐步解决这些影响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