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储蓄大国,储蓄率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非常高的。之所以我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收入有所提高,手里面的闲钱越来越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在老百姓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在消费观念方面,西方国家的人们与我国的老百姓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是有多少钱就用多少钱,注重及时享乐以及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费等。虽然这样的消费观念影响了中国一部分年轻人,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把手里多余的钱放进银行存起来,才是最安心的。
勤俭节约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这给我国银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不过,在现在银行的储蓄额方面,却出现了断崖式下降的状况,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国的老百姓之所以喜欢把钱存进银行,主要就是看重银行存款对资金具有保障性,而且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有时候银行还会赠送给客户许多小礼品,这让人们存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市场上银行众多,大大小小的银行加起来有四千六百多家,人们根据储蓄习惯的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的银行进行存款。尤其是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因为风险小,把钱存进去具有更可靠的保障。所以国有银行的储户规模比其他中小银行都大出许多,而且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老百姓对于国有银行也更加信任。
银行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靠着借贷,通过高额的利息获取收益,而贷出去的资金就主要依靠老百姓的存款。不过由于近两年来市场的不稳定,银行的储蓄额整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样的状况让银行十分紧张。
根据相关数据表示,在年前三季度的存款总额与前些年相比,下降了整整1.54万亿,这个数据也反映了我国存款人数的减少。储蓄额下降的趋势,其实从年开始就已经显现出来,只是当时下降的幅度比较小,并未得到重视,但谁也没有想到短短的两年时间却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下跌情况。
就整体的经济环境而言,我国的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薪资也有所上涨,就连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也是多年连续上调。那按理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蓄额应该越来越多才行,但是为什么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呢?
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在银行存钱的人都属于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就比较少。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主要就是源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他们所经历的年代,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远远没有现在的丰富。
正因为经历过艰难的生活,所以老一辈人更加懂得钱财的来之不易,对于金钱也尤为真心。在他们的思想里,存钱可以应对很多不时之需,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那些多余的钱,不管金额多少,都会选择存起来。这是他们一直养成的一种习惯,即使面对现在富足的生活,也依然能够坚持这样的习惯。
对于年轻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现如今的年轻人从出生之后就几乎不用担心吃饱穿暖的问题,而且他们生长的时代正是经济发展飞速的时段。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没有体会过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应对风险的危机感。而且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通常是手里面有多少钱就用多少钱,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背负着负债,手里面的钱根本就不够用,更别说把钱拿去银行存起来。
而银行储蓄额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积蓄,即使月薪过万,在还完负债之后,剩下的钱在用于生活开支之后就所剩无几。
除此之外,银行储蓄额下降,还有可能就是很多人把钱用于理财投资。物价上涨已经是生活常态,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货币在渐渐贬值。尽管把钱存进银行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但是所获得的利息完全不足以抵挡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速度。想要让自己手里面的钱能够保值甚至升值,把钱存进银行显然不是最佳选择,所以很多人就会把钱用于理财或者投资,这样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结语
总的来说,造成银行储蓄额不断下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手里面没有钱存进银行,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把钱存进银行。对于银行来说,储蓄率不断下降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对银行的经营也会造成一定的危机,尤其是一些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小银行,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银行想要重新吸引储户的目光,就是要转变新的发展方式,这一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今日话题:储蓄额大幅度下降,引起银行紧张?老百姓的钱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