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个朋友说换了一万美元,周一人民币就贬值超过1%,跌破7元,算是单日最大贬值幅度了吧,一个ITguy自从看了达利欧的30分钟经济学小视频后转而研究宏观经济,并作出买入美元的投资决策,买入就涨也是厉害了。
汇率破7,官方解释为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给加征关税的,使得短期内波动。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作用。官方答复中有三个很有意思的排比句,不是年龄、不是堤坝,更像水库的水位。意思就是未来人民币汇率不会是单边一直贬,可能会在7左右,上下来回波动?
“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那如果持续的人民币贬值,会对公司个体产生什么影响呢?我尝试着简单的从一家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的角度来分析其影响。(本文由于是从财务数据出发,分析的影响仅限于短期影响)
涉及外汇的信息披露
在年报or半年报中,涉及到外汇信息披露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括号内为海康威视半年报页码)
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P)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财务费用-汇兑损益(P)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外币货币性项目(P)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外汇风险及敏感性分析(P)前三项是对财务报表项目数据信息的披露,第4项是对未来预期外汇风险敞口的测算以及敏感性分析,以及相对应的外汇风险措施。当然除了这些直接涉及外币的信息披露,在主营业务分地区的披露中,也涉及国外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信息披露,为我们了解国外地区的业务发展了解更多的信息。
以海康威视年半年度报告具体来看下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
01其他综合收益
记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主要是在合并境外子公司报表时,将原以外币记账的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时,由于货币性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按照期末汇率折算,而非货币性项目如实收资本、固定资产等按照历史汇率折算,折算后报表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外币报表折算项目)
从附注披露的信息来看,海康威视累计及本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发生额均为负数,代表着境外子公司的外币货币性资产小于外币货币性负债,可以理解为净债务在增加,在人民币贬值时会遭受到更多损失。
02汇兑损失
第一项计入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直接由于子公司记账货币和母公司记账货币不同导致。所以并不是由于交易产生,相关的差额不会影响到损益。而如果在同一家公司,既有记账货币交易(人民币),又有外币交易,当收到或需要支付外币时,收到或支付时点的汇率与交易发生时的汇率不同时,会形成汇兑损溢。在财务报告上,每个报告日都会将外币货币型项目折算为本位币(人民币)项目,由于报告期末的汇率与记账时的汇率不同,也会形成汇兑损溢。
这种折算的差额,是由于外币交易形成,因此会影响到报告期的利润。以海康威视为例,年1-6月发生汇兑损失万,而上年同期则是形成汇兑收益1.06亿元。从前面的汇率走势图可以看出年1-6月和去年同期的汇率走势时非常相似的,都是一个碗形走势。但是海康威视的汇兑损溢年半年和去年同期呈现反向变化,不仅仅是市场汇率的波动导致,应该还是收到外币资产和债务的构成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初6.8,3月底升值至6.7,等6月底又回到6.9。年初有美元应收账款,1-6月没有收到款项,那么1-3月会形成汇兑收益*(6.7-6.8)=-人民币。4-6月会形成汇兑收益*(6.9-6.7)=人民币。2-6月产生汇兑收益人民币。
也就是说,当人民币升值时,持有美元资产会形成汇兑损失;人民币贬值时,持有美元资产会形成汇兑收益。持有负债的话,变动刚好相反。
年\年Q2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分别是6.,6.元,似乎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海康上半年是呈现汇兑损失的状态。对此,我又比较了年1-6月和去年同期外币货币性资产的变动情况(以下数据摘自海康威视半年报中“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外汇风险”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康威视年的境外资产和负债的构成较上年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年上半年外币资金减去外币负债的净额变动是呈现减少的状态,也就是说再年上半年,美元负债的总额是增加的,而在年上半年,美元负债是减少,而欧元资产增加。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环境的两期汇率走势非常相似的情况下,海康威视的汇兑损益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动。年上半年整体,人民币对美元呈现贬值状态,贬值状态下持有美元资产会形成汇兑收益,持有美元负债形成汇兑损失,海康威视在贬值的环境下美元负债增加,由此导致汇兑损失增加。那具体是增加的是那些美元负债,我们可以在外币货币性项目披露中找到相关数据。
03外币货币性项目
再看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总量反映了公司外汇风险的敞口,年6月30日,海康威视披露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可以看到具体的外币项目,为我们进一步判断公司承担的外汇风险提供判断。当我们预期短期外汇贬值,长期来看外汇会升值的情况下,对公司持有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外汇风险的判断趋势就会不完全相同。
而通过对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变动情况,也为了我们判断第2部分中提及的外币资产变动的来源提供了信息。比如在第02部分中,我们有分析到海康在年上半年持有的外币负债增加,那具体增加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将的数据与的数据进行对比,很容易就能看到,上半年增加的外币负债主要是美元的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是短期债务,接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极有可能会形成公司实际的汇兑损失。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司持有的美元应收账款较年初有所下降,双重叠加,导致公司上半年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形成了较大的汇兑损失。
04外汇风险及敏感性分析
随着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生外币交易,或赴海外开展业务,外汇风险随之提高,因此,在新的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下,需要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其中就有外汇风险,主要包括外汇风险敞口、公司应对外汇风险采取的措施以及外汇风险的敏感性分析等。
还是以海康威视为例,外汇风险敞口的数据已在本文第02部分分析中摘录,在外汇货币性项目中披露的是公司公司持有的全部外币货币性资产,而在风险披露中,主要披露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海康威视在半年报中披露的应对外汇风险采取的措施为“本集团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