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省中药材管理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王渭玲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马亚团教授,以及来自省、市、县农业和中药材领域的相关专家及宝鸡市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9人参加了推广会。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对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梗塞、脉管炎等疾病有确切疗效。从上世纪70年代,丹参临床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之野生资源的减少,全国多个地区开展丹参人工栽植,到目前人工栽培丹参已经成为药用丹参的主要来源。目前,宝鸡各县区种植2.1万亩丹参。宝鸡市丹参的人工栽培技术多是沿用传统经验种植,生产中大部分亩产量在-斤,产量低,效益差。岐山县利世田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亚团教授的指导下,采用高起垄+覆黑膜+水肥一体化+科学田间管理等集成技术种植丹参,每亩产量可以达到-斤,有效地提高了丹参产量和效益,为宝鸡市丹参产业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
为此,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把该项科学栽培技术总结提炼为“利世田丰”丹参高产栽培模式,开始向全市的药农和丹参种植户推广。
在当天的现场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亚团教授现场为与会专家和合作社代表讲解了“利世田丰”模式丹参高产栽培技术;首席专家王渭玲教授建议中药材生态化及规范化种植,强调机械化栽培是未来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上,岐山县利世田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旭阳介绍了基地概况,并分享交流种植经验。技术人员在丹参种植基地,现场演示了机械采挖过程,让参会人员确切看到田间高产表现。与会人员进行了现场观摩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该模式种植丹参个体单株发育健壮、田间群体布局合理、节约拔除杂草人工成本、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影响等优势明显,丹参产量和效益增加显著,确实为宝鸡市丹参产业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
下一步,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将继续坚持以道地中药材增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把好品种和技术关,大力推广突破性关键技术;把“利世田丰”丹参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作为模式加大推广力度,以丹参适生区金台区、凤翔区、岐山县、麟游县、陇县、凤县、眉县、太白县等为重点,指导好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服务宝鸡市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祺通讯员:宝鸡市农技中心陈洁编辑:李昕杨艺责任编辑:冬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