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一流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访云南省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
省委省*府文山现场办公会提出,要围绕千亿级三七产业目标,抓牢种质端、提升种植水平、延伸产业链,推动三七从种植到制药、保健、康养全产业链发展,把文山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三七之都”。
如何找准切口?打造世界“三七之都”云南省三七研究院院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实验站站长、昆明理工大学研究员崔秀明认为,要对标国际一流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推进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一流国际标准为引领
实施三七标准化提升工程
正在实验室工作的崔秀明
崔秀明研究员说,当前,标准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互换和质量评判依据,上升为事关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工作,标准对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已初步制定了覆盖三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的标准体系,但距离国际化标准体系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标准的推广贯彻力度也不够。”
崔秀明研究员认为,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必须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实施标准化示范工程,加强现有标准的贯彻和推广。特别是要制定绿色三七产品部颁标准和绿色三七生产团体标准,重点开展三七粉、三七配方颗粒、三七标准提取物等产品的欧盟药典标准研究制定,进一步提升三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三七产品向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
立足资源优势
实施三七良种攻关工程
崔秀明研究员说,良种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物质基础,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三七种业科技创新既是保障三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手段,更是实现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生产中还没有可以推广应用的优良三七新品种,这是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十四五”期间,应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力量,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参属种质资源,发挥协同公关作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培养技术等现代技术和方法,在保护好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加快三七优良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
同时,将三七优良新品种选育、经营交易、示范推广纳入法治化体系,建立三七种质资源保护、优良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三七产业在种植端的良种化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实施三七绿色生产示范工程
崔秀明研究员说,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实施绿色生产是提升三七品质,树立高质量品牌,是打造世界“三七之都”的必然途径。
“十四五”期间↓↓↓
要加强三七绿色栽培以及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
要围绕三七栽培、产地加工、市场销售等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制定文山绿色三七技术标准体系;
要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一步规范栽培生产、产地加工和投入品管理,构建绿色三七管理体系,打造文山三七绿色品牌,提高三七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加强临床应用研究
实施三七市场拓展工程
◎三七是使用历史近年的名贵药材,临床用途主要在治疗跌打损伤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两大方面;
◎市场需求则可分为以血塞通、血栓通为主的总皂苷提取原料市场;以云南白药、复方丹参片等为主的中成药配方原料市场;以三七粉、冻干三七等饮片为主的饮片原料市场;以净制三七为主的消费者终端市场四大部分。
目前出口以及保健食品、食品等领域的原料需求占比还比较小。
“近几年,由于国家药品*策调整带来了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加之三七种植面积过大,导致目前三七市场价格一直低迷。”崔秀明研究员认为,要破解目前三七价值与价格背离的困境,除减少种植面积和实施供给侧改革外,拓展消费市场是重要途径。
一是围绕将三七作为国家心脑血管疾病一类预防药目标,根据国内外公认的临床研究标准,开展三七主要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为三七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市场进一步应用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二是大力开展三七在健康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工作,加大保健食品、药膳食品、功能饮料等大健康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培育,增加有效需求;
三是大力开展鲜食三七、三七茶、三七酒等食品领域的市场开发和推广,拓展三七消费人群和市场领域。
依靠信息技术
实施三七数字化建设工程
崔秀明研究员说,目前,文山三七产业仍处于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业转型的初期,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加强区块链溯源、快检技术、产地加工、饮片生产和中成药大品种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开发,建立覆盖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栽培生产、产地加工、产品生产、市场销售、消费体验等全产业链的信息体系,打造数字三七馆、云上七园等数字平台,促进三七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数字产业升级。
挖掘民族特色
实施三七产业文化打造工程
崔秀明研究员介绍,文山州一直重视三七产业的文化打造,先后支持拍摄了《狼兵吼》《情洒金不换》等与三七相关的影视作品,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下一步,要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实施好三七产业文化打造工程。
◎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山三七科技创新示范园投入,将其建设成为集三七展示、宣传、科普、教育培训、科技示范等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园;
◎可建设高水平的文山三七文化长廊、文山三七博物馆,加大三七文化的宣传展示力度;
◎在普者黑景区新建三七产品展示馆,打造并推出作为商业演出项目的《三七印象》大型歌舞晚会,将文山三七及其产品推广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找准“文山三七,健康伴侣”品牌定位,加大“中国三七之乡”宣传力度;
◎持续开展文山三七健康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提升文山三七区域品牌价值,努力将“文山三七”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
记者:骆丽
编辑:曾炜炜
制作:钟晓明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