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球流动性传导的渠道是什么,要如何应对,
TUhjnbcbe - 2023/2/21 17:21:00
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4792767.html

虽然对于中国而言,“新冠”阴霾已逐渐散去,经济生产已逐步恢复如初,但对于全球而言,疫情的严峻考验远未结束,甚至在部分地区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而在全球化程度日渐攀高之际,即使可阻断中国与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动,也无法切断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若全球出于应对疫情影响,持续释放流动性,势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蝴蝶效应”。

当前,全球流动性泛滥至如此严峻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可至。此次的“新冠刺激”措施固然是加剧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重要因素,但全球长期的宽松*策创造的高流动性基础其实才是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

在如此基础之上,此次“新冠刺激”所投放的流动性难以有效吸收,不得不在世界各国间游荡以寻求高额回报,最终经由不同渠道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

一、全球流动性传导的渠道

众所周知,全球流动性的扩张多是世界各国同时采取宽松货币*策的结果,因此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可知,全球流动性传导至中国的可能渠道分别为对外贸易、直接投资、金融市场。同时,考虑到全球流动性必将经由外汇汇入进入中国,影响国内的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因此也将外汇汇入选作渠道之一。

1.对外贸易渠道

或降低利率,或印钞放水,扩张性的*策必然将导致一国的流动性扩张,而流动性的扩张则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增加,同时刺激产出增长。一旦消费增速大于产出增速,则此部分额外的消费需求必将依赖于国外进口,而中国恰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额逐年递增,由年的97.45亿美元增长至年的.82亿美元,翻升约倍。年,中国更是在世界出口位次方面首次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如此强劲的出口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占据着顺差地位,顺差额由年的.32亿美元翻升至年的.73亿美元。近年,由于中国低廉劳动力价格的条件不再,印度、越南等国或将顶替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

但实际而言,中国制造当前并非仅仅以降低成本见长,高效地管理、配套的设施、完整的产业链才是中国制造畅销世界的制胜关键。因此,至少目前看来,中国的出口地位依旧无法撼动。

年在国际市场,中国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进出口、出口、进口占比却创下新高,展现出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与质量。由此可见,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份额不会骤然下降,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会骤然消减,对外贸易始终会是全球流动性冲击影响中国经济的第一渠道。

全球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刺激,导致贸易盈余不断增加,进而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一方面,全球流动性冲击造成的需求缺口需要依赖中国的出口进行弥补,而出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净出口的增长显然将推升国内产出水平。

另一方面,面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在现结售汇制度下,出口企业定会争先结汇。这一来将增加企业账户的货币供应,二来将增加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投放,并以此派生出新的货币供给,影响到了中国宏观经济。

三来结汇资金最后都汇聚在中央银行形成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储备通过购买境外债券的方式再回流至冲击源,再次形成新的流动性冲击。

2.直接投资渠道

在全球流动性泛滥之际,面对主要国家或地区纷纷踏入“零利率”时代,甚至“负利率时代”,超额的流动性只得于其他地方寻求套利。届时,利率水平相对高、经济环境相对好的中国毋庸置疑将会成为流动性的最佳归宿。

但由于中国在证券投资方面有诸多管制因素,而直接投资方面则相对轻松,甚至可以获得*策支持。因此,国外资本在打进中国市场时,倾向于选择以直接投资的方式。

3.金融市场渠道

对于寻求高额回报的国际资本而言,若不考虑周期的因素,对华直接投资的确会是一个可行选项。但奈何较长的周期导致其面临的*策限制与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国际资本主要还是活跃于国际金融市场,通过投资或投机的操作,在国际商品价格、利率或汇率的涨跌之中渔利。

4.外汇汇入渠道

面对流动性冲击,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比例可能会有所增加,而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筹得外汇资金会汇回中国并结汇成人民币。另外,在海外开展投资业务的国内企业,面对全球流动性冲击,无论出于资金管理的需要,抑或出于规避汇率风险的考虑,都会将投资收益汇回中国进行结算。

如此一来,外汇汇入的资金将不断推高企业存款、外汇占款数额,导致国内流动性调控难度同步上升。

当前世界正值“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期,宽松不得不成为各国货币*策的必然选项,表面看来,全球流动性的扩张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全球流动性的溢出也会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阻碍经济健康发展。

二、强化风险监测,灵活选择货币*策

这一时期,疫情冲击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要求世界各国加速释放流动性以应对。因而全球疫情走向对于各国流动性的投放节奏、投放规模都有深刻影响。如此一来,就需密切跟踪疫情走势,并据此预判未来全球流动性趋势,尽早做出*策调整的预案。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外部流动性冲击时,资本管制仍将是应对冲击的第一选择。一来我国在应对国际资本短期冲击时,曾多次采用资本管制的策略,在这项基本策略的运用方面,可谓经验丰富。

二来资本管制的*策效果显现相对而言耗时较少,若在外部流动性冲击初期采用这两项*策,则可延长冲击传导至中国宏观经济的时间,给予国内*策作出针对性调整的难得机会。

此外,在面临流动性的冲击时,央行需针对全球流动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果调整当前的货币*策。例如,在冲击初始可以更多采用数量型货币工具,以快速吸收市场过剩的流动性。

但当数量型工具的调整到某一限度时,货币*策可以更多注重对于利率水平的调整。但无论采用何种*策,央行都应始终坚持*策的相对独立,保证*策目标不必局限于短期、短视的*治压力。

总而言之,既要维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给货币*策调控预留出空间。此外,也要完善*策的预期管理,强化结构性*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以增强货币*策调控效果。

三、增强汇率弹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面对全球放水导致的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在短期内可以稍微放宽汇率波幅,调高人民币汇率水平,但需保证其始终处在合理均衡的水平区间,长期则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根本上减少国际资金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下的投机行为。

全球流动性的变化多数来源于诸如美国、日本、欧元区等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策调整。例如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谷。世界各主要国家不得不采用降息、放水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全球流动性因此急剧扩张,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应继续坚持年的国际金融战略重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逐步降低国内经济增长对于美元的依赖。并且通过加强国际协作,探讨诸如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等国际协作形式,确保区域经济稳定。

与此同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增加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时的使用场景,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的占比,以便利跨国贸易和投资。如此,其他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策所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对于中国的影响毫无疑问将会降低。

四、平衡内外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开放环境下,出口、投资与消费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必须得维持合理的比例,方可持续刺激经济增长。否则,中使短期会带来经济增长,长期也会危害到经济增长的基础。

*府必须明确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而后灵活运用各类*策,协调出口、投资、消费三者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国内消费循环,释放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以增强中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然,虽说应逐步降低出口与投资对国内产出的左右程度,并建立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放缓对外开放的脚步,相反应更加积极地推进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逐步放开资本管制,扫除影响国际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种种障碍,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结语

全球流动性扩张经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最终会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究其原因,在石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方面,中国需求旺盛却始终无法拥有定价权,一旦其价格上涨,则中国将被迫面临产出成本全线升高的事实。

由于当前国际大宗商品多以期货定价,因此在诸如伦敦金属交易所等拥有定价话语权的期货市场,中国需要争取交易的主动权。同时需要加快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建设,健全其交易机制、完善其交易规则、严格其监管标准,争取将上海期货交易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

除此以外,增加人民币在双边贸易结算,尤其是能源贸易结算中的应用,也可帮助中国争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动权,从而于国际贸易里获取更多利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流动性传导的渠道是什么,要如何应对,